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尔·莱斯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尔·莱斯特
Remove ads

卡尔·莱斯特(德语:Karl Leister,1937年6月15日—)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德国威廉港出身。1959年-1993年期间是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一员,并长期担任首席单簧管一职。[1]

事实速览 卡尔·莱斯特Karl Leister, 音乐家 ...

早年

幼年由父亲启蒙单簧管演奏,之后进入柏林音乐院,于1956年毕业。[注 1][3]少年时期演奏能力已相当杰出,他在1956年7月演出史塔密兹协奏曲,表现颇受肯定。评论家海鲁兹·佛尔特认为莱斯特“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成为德国第一流管弦乐团的首席竖笛”。[2]同年12月,以十九岁之龄获柏林喜歌剧院录取,担任独奏单簧管职务。[注 2]试用期过后,与喜歌剧院正式的合约始于1957年11月1日,迄1959年6月30日止。[2]

1957年6月时,德国大学音乐比赛在科隆举办,莱斯特以柏林音乐院校友身份参赛。他的曲目是马克斯·雷格的B大调奏鸣曲(作品107),获得单簧管组的第一名。[4]另外,该年的ARD国际音乐大赛他亦有参赛,最终获得第二名。[注 3][4]

职业生涯

1958年春,莱斯特参加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单簧管甄试,并成功考取这个职位。[注 4][6]1959年9月,开始在柏林爱乐的一年试用期。[6][7][8]1960年5月通过试用,成为正式团员,之后他开始获得国际知名度,活跃于独奏和室内乐活动。莱斯特同时是柏林爱乐管乐重奏团(Bläser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以及维也纳-柏林合奏团(Ensemble Wien-Berlin)的创始成员之一。[注 5]1970年年中,柏林爱乐木管五重奏团成立,由詹姆斯·高威(长笛)、罗特·寇赫英语Lothar Koch(双簧管)、谷恩特·皮斯克(Günther Piesk,低音管)、格尔德·赛佛特德语Gerd Seifert (Musiker)(法国号)以及莱斯特本人所组成。[注 6][13]

1962年,以柏林爱乐首席之姿再次参加ARD大赛。[14]经三轮淘汰后,仅有莱斯特一人参与“决赛”,可以说他就是自己的对手,是相当罕见的情节。[14]最终,莱斯特在该届赛事中取得单簧管“第二名”,这是他生涯最后一次大赛。[15]

在柏林爱乐的卡拉扬学苑成立后,莱斯特亦从事教学,贡献于次一代的单簧管演奏领域。此外在1993年至2002年期间,他亦任教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16]

Remove ads

注释

  1. 莱斯特之父是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交响乐团(RIAS Symphonie Orchester,现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创始团员之一。[2]柏林音乐院即现今的柏林艺术大学(UdK Berlin),而非莱斯特后来执教的“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旧名为德意志音乐学院Deuts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2. 职业乐团的单簧管首席除了负责第一部之外,举凡独奏乐段如《春之祭》、《狄尔》或《波丽露》,经常会需要换用其他调性的单簧管来进行演奏。在员额充足的乐团来说,独奏的角色可能聘用专人来负责,但这个情形相对少见。
  3. ARD大赛在今日是远近驰名的盛事,1957年赛事的单簧管第一名为法籍演奏家埃德蒙·布朗热(Edmond Boulanger)。
  4. 在第二轮甄试中,是由首席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亲自演奏,担任应试者的钢琴合作。莱斯特所取代的,则是资深团员阿弗烈得·毕尔克纳(Alfred Bürkner),后者是富特文格勒时代的老团员,1959起自愿退居第二部单簧管职位,并继续任职到1973年3月31日为止。[5]
  5. 柏林爱乐管乐重奏团成立于1969年2月,著名的成员还包括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长笛詹姆斯·高威[9]
  6. 这个组合(高威除外)在1970年的第50届萨尔茨堡音乐节曾演出莫扎特的E大调协奏交响曲(K. 297b,演出为1970年8月12日,卡拉扬指挥)。[10][11]后来在高威于1975年退出柏林爱乐、从事独奏事业之后,五重奏团的长笛始由安德列亚斯·布劳(Andreas Blau)继任。另方面,维也纳-柏林合奏团则成立于1983年5月。[12]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