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米耶·克洛岱尔
法国雕塑家(1864—194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米耶·克洛岱尔[参1](法语:Camille Claudel,1864年12月8日—1943年10月19日)是一位法国雕塑家。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12月8日) |

早年生活
卡米耶·克洛岱尔出生于法国北部埃纳省的费尔昂塔德努瓦[参2],是一个农民和仕绅家家族的孩子。 她的父亲路易·克洛岱尔(Louis-Prosper Claudel)从事贷款抵押和银行间的业务往来。她的母亲路易斯,来自制作香槟的天主教农民和神父家庭。卡米耶还小的时候,一家人搬到了维勒讷沃叙费尔 。她的弟弟保罗·克洛岱尔于1868年出生于此。随后,他们分别搬到了巴勒迪克,塞纳河畔诺让和瓦西 。
卡米耶在5到12岁接受了基督教教义姊妹的教育。[参3]她在12岁时开始使用塞纳河畔诺让当地的黏土创作,雕塑人形。[参4][参5]
她的母亲并不赞成卡米耶成为一名艺术家[参6]。她的父亲则较为支持[参7],并向其邻居阿尔弗雷德·布歇(Alfred Boucher)举荐她的作品,以评估她的能力。布歇证实卡米耶是一位有才华的艺术家,并鼓励她的家人支持她对雕塑的研究。[参8][参9]卡米耶于1881年与家人一起搬到巴黎蒙帕纳斯地区,她的父亲则留在当地工作。[参9]
Remove ads
师从阿尔弗雷德.布歇
早在青少年时期,卡米耶就对雕塑充满热情,开始从事泥塑创作。尽管母亲强烈反对,但卡米耶的父亲相当支持她。
1881年,卡米耶说服家人搬到巴黎,以让她取得雕塑事业必要的训练。她进入位于巴黎第6区的柯拉霍希学院就读,并与另外三位女性雕塑家,洁西.利普斯柯姆、艾蜜莉.福西特和艾米.辛格,一同租了一间工作室。[参10]
在巴黎时,卡米耶在布歇门下学习,但由于布歇在获得法国沙龙大奖后移居意大利,奥古斯特·罗丹接替了布歇的雕塑课程。因此,卡米耶与罗丹在1882年相遇,并于次年加入罗丹的巴黎工作室。[参11]
罗丹
卡米耶于1883年开始在罗丹的工作室工作[参9],并且成为了罗丹的灵感泉源之一。她不仅是罗丹的模特、他的知己,也是他的情人。由于罗丹不愿切断与萝丝‧贝雷(Rose Beur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长达20年的关系,卡米耶从未与罗丹同居过。
卡米耶与罗丹私通的事搅乱了克劳岱尔一家,特别是卡米耶的母亲。她的母亲本来就因为卡米耶不是男孩而厌恶她,也从未认同她从事艺术。[参12][参13]因此,卡米耶被迫离开原生家庭。[参9]
1891年,卡米耶成为了法国国家美术协会的成员,这个协会在当时据说是个“都是男生”的俱乐部。[参14]
1892年,卡米耶经历流产后,结束了与罗丹的亲密关系,即便如此,直到1898年,卡米耶和罗丹都有定期见面。[参15]
勒‧柯奈克和蒲乐克称,在两位雕塑家的肉体关系结束后,卡米耶无法获得资金去实现她诸多大胆的想法──而这都是因为以性别为基础的审查机制,以及她作品中的性元素。因此卡米耶不是须要依赖罗丹,就是得和他合作、看他在法国雕塑界获得极大的赞誉、独占鳌头。尤其是在她所亲近且富有的父亲逝世,不支持卡米耶生活方式的母亲与弟弟掌管家庭财务,让她衣衫褴褛游荡街头后,她在经济上依赖着罗丹。[参16]
卡米耶的名声得以流传,并非因为众人皆知的她与罗丹间的关联,而是因为她本身的作品。法国小说家与艺术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形容她是“一种反自然的存在:一个女天才”。[参17]
她早期的作品神韵与罗丹相像,却又呈现了自己独有的想像力与抒情性,特别是从她的作品《华尔滋》中可以看出。
卡米耶的玛瑙和铜制小尺寸作品《浪潮》,是她有意识地在风格上从罗丹时期的突破。
《成熟》及其他作品
1899年在罗丹第一次见到卡米耶的作品《成熟》后,他既震惊又生气,并立即停止他对卡米耶的资助。根据艾拉.克劳斯,罗丹可能对艺术部施加压力使之取消卡米耶青铜雕塑委托的资金。
《成熟》常被诠释为象征人生中的三个阶段:代表成熟的男人被揽进象征老年和死亡的年长女性之手,同时象征青春的年轻女子试图拯救他。[参18][参19]卡米耶的弟弟将这件作品视为她与罗丹分手的暗示。
1888年的《萨昆塔拉》被安吉罗.卡兰法形容为展现卡米耶渴望获得神圣的愿望,这是她摆脱罗丹的限制,终生追求其艺术认同的成果。卡兰法表示卡米耶认为罗丹欺骗和利用她这件事并不是全无根据的。因为她没有如罗丹所想的那般服从于他且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因此《萨昆塔拉》可以说是清楚的表现出了她孤独的存在和内在的追寻。[参20]
参见
电影《卡米耶·克劳岱尔》(又名《罗丹的情人》)(1988年)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