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尼新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教(印尼语:Protestanisme)是印尼政府核准的6种宗教之1(其他5种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和印尼孔教)。新教徒占印尼基督徒人数中约3分之2,是该国仅次于伊斯兰教的第2大宗教。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料,印尼在2000年,新教徒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5.7%。[1]而该国在2018年所做的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共有20,250,000人自认为新教徒(人口占比为7.6%),[2]这是东南亚国家中第四的占比,次于新加坡18.8%马来西亚9.2%菲律宾9%。就整体基督徒(新教徒加上天主教徒)的人数而言,仍次于菲律宾。印尼的基督徒人数在亚洲排名也是第4,前3名分别为菲律宾、中国和印度(参见印尼基督教)。


新教能在印尼传播,主要是在荷兰殖民时期荷兰归正教会和信义宗(即路德宗)透过传教士努力的结果。[3][4][5]
荷兰归正教会长期努力引导印尼原住民信仰新教,其他新教派别也在19世纪时陆续加入。[6]当时负责治理殖民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为符合自己的利益,会规范传教工作,把传教活动限制在印尼群岛的东部。[7]虽然前述的两个宗派最为常见,但在印尼其他地方也可见到许多其他的新教教派。[8]德国传教士路德维希·英格威尔·诺门森率先在1861年开始把新教传播给居住在北苏门答腊省的巴塔克人,他被称为巴塔克人的使徒,他所创立巴塔克基督教新教教会(印尼语:Huria Kristen Batak Protestan,简称为HKBP)。[9][10][8]是印尼以及东南亚最大的新教教派之一
Remove ads
历史
新教在荷属东印度殖民期间传入印尼。到公元1700年代中期,雅加达当地已有相当数目的路德宗信徒,同样是路德宗信徒的印尼总督古斯塔夫·威廉·范·伊姆霍夫在1749年于当地建造一座路德宗教堂。[11][12]1817年,荷兰人在荷属东印度成立新教教会联盟(印尼语:Indische Kerk),把荷兰归正教会、路德宗、浸礼宗、阿民念主义和门诺会等教派均包括在内。[13][14]到1835 年,荷兰国王下令成立一个教会委员会,以融合并监督荷属东印度所有的新教教派。[15][16]
人口资料

在2018年的人口普查中,估计印尼总人口中有7.6%宣称自己是新教徒。苏拉威西岛人口中新教徒的占比为17%,特别在南苏拉威西省的塔纳托拉查县和中苏拉威西省有更高的占比。此外,多达65%的托拉查人是新教徒。北苏门答腊省的巴塔克人也是信仰新教的主要群体,信徒人数约占此群体人口的50%。印尼华人也是新教人口的重要成员,分布在印尼各地,多数集中在主要城中。在2000年,大约有35%的华裔信奉基督教,且在年轻一代中仍继续增加中。在某些地区,整个村庄都属于同一教派,例如再临宗、基督四方福音教会、信义宗、长老宗或救世军(印尼语:Bala Keselamatan),均靠传教士的努力而达成。[8]
印尼有三个新教人口占多数的省份 - 西巴布亚省、巴布亚省和北苏拉威西省,分别占当地人口的60%、68%和64%。
米纳哈萨基督教福音教会是北苏拉威西省最大的新教教派。爪哇门诺教会属于门诺会。巴塔克基督教新教教会是印尼最大的新教教派,教徒人数超过400万人。[17] 印尼的人均新教“教派”数目相对较多,可能的原因是印尼有许多不同的群组。许多印尼新教徒是根据不同的群体,而非宗教礼仪差异来聚会。[18]
Remove ads
印尼新教教会

新教由荷兰传教士于17世纪传入印尼。印尼的新教教会中有许多是世界新教教会联合会(目前世界第4大基督教派,前3名为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和圣公会)的会员:[19]
- 塔劳群岛基督教福音教会 (简称GMIST)
- 米纳哈萨基督教福音教会 (简称GMIM)
- 东帝汶基督新教教会
- 卢武克基督新教教会
- 中苏拉威西省基督教新教教会,为中苏拉威斯省最大的基督教新教教会
- 南苏门答腊省基督教新教教会
- 松巴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加尔文主义教会
- 托拉查马萨萨基督教新教教会,位于西苏拉威西省,是马萨萨山谷(Mamasa Valley)的最大教会
- 东爪哇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加尔文主义教会
- 哈马黑拉岛基督教福音教会,为长老宗教会
- 巴布亚福音基督教会,为长老宗教会
- 博朗蒙贡多福音基督教会
- 加里曼丹福音基督教会
- 印尼福音基督教会
- 布奥尔-托利托利基督教新教教会,位于中苏拉威西省
- 东加拉基督教新教教会,位于中苏拉威西省
- 哥伦打洛基督教新教教会,为独立教会
- 爪哇基督教新教教会 (印尼语:Sinode Gereja-gereja Kristen Jawa, 简称GKJ),为加尔文主义及长老宗并存的教会
- 巴塔克基督教新教教会,位于北苏门答腊省
- 巴顺丹基督教新教教会
- 巴厘岛基督教新教教会
- 印尼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加尔文主义教会
- 马鲁古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加尔文主义教会
- 东南苏拉威西督教新教教会
- 印尼西部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加尔文主义教会
- 东帝汶福音基督教会,为印尼第二大的新教教会,信徒数目有2百万人
- 塔纳托拉查基督教新教教会,为南苏拉威西省最大的新教教会
Remove ads
一般而言,“改革宗教会国际会议”的成员与前述规模更大的“世界新教会联合会”成员比较,持有较保守的宗教观念。
世界改革宗团契是个提倡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组织,促进世界各加尔文主义教会的统一。
印尼的路德宗
隶属或是附属于路德宗世界联盟的印尼基督教新教教会有:
- 尼亚斯岛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BNKP) – 位于尼亚斯岛
- 印尼基督教新教圣餐会 (简称AMIN) )–位于尼亚斯岛
- 印尼基督教路德教会 (简称GKLI) )
- 安克拉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GKPA)– 位于北苏门答腊省,服务当地的安克拉族
- 明打威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GKPM) )– 位于明打威群岛
- 印尼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GKPI))
- 帕克帕克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GKPPD) )– 位于北苏门答腊省,服务当地的帕克帕克族
- 司马轮贡基督教新教教会 (简称GKPS) – 位于北苏门答腊省,服务当地的司马轮贡族
- 巴塔克基督教新教聚会教会 (简称GPKB) )– 位于北苏门答腊省,服务当地的巴塔克人
- 基督教新教公会 (简称GPP) – 位于北苏门答腊省
- 巴塔克基督教新教教会(简称HKBP) – 是印尼以及东南亚最大的新教教派之一
- 印尼基督教新教团契 (简称HKI) – 在明打威群岛
- 尼亚斯基督教新教圣餐会 (简称ONKP) - 在尼亚斯岛
前述的路德宗教会中,HKI、GMB、GKPS、GKPI、GKLI、GKPA、GPP和GKPPD共8个教会均原属于HKBP,之后脱离。[23]而GKLI与挪威教会(路德宗)有紧密的关系。GKPM是由HKBP的传教士所创立。[24]BNKP和HKBP长久合作,但两者间不存有组织的关系。AMIN原由BNKP所创立,于1946年脱离BNKP而独立。[25]
此外,另有印尼路德宗教会 (Gereja Lutheran Indonesia,简称GLI) [26]是路德宗协同书福音联盟的会员。GLI与美国威斯康辛路德宗福音会有密切关系。 GLI在雅加达设有办事处,并在日惹市办理一所神学院 - 路德神学院 (印尼语:Sekolah Tinggi Teologi Lutheran (简称STTL))。 GLI在爪哇岛和西帝汶有数量甚多的会众,在巴布亚和加里曼丹岛也设有据点。[27][28]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