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宪法

印度最高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宪法
Remove ads

印度宪法》(印地语भारतीय संविधान;英语:Constitution of India)是印度的最高法律[1],是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中最长的成文宪法。[注 2][2]其主要建构者是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

Thumb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签署宪法
事实速览 印度宪法भारतीय संविधान Constitution of India, 概况 ...
Remove ads

印度宪法于1949年11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950年1月26日生效。[3]自此印度自治领成为当代的印度共和国,1月26日乃成为印度的“共和国日”。[4]宪法制定者以宪法第395条废除了英国议会的旧法令。[5]

印度宪法宣称印度是一个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6],保障公民的正义、平等和自由,并促进人民的博爱和团结[7]

印度宪法第48条英语Article 48 of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明令政府应当致力禁止宰杀母牛小牛,以及其他提供牛奶或劳作的牛只

Remove ads

背景

1857年至1947年,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由英国统治。当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后,印度从英国王室的自治领转为主权独立的民主共和国。选择1月26日是为纪念1930年发布《印度独立宣言》之日。

制宪会议

宪法由制宪会议起草,其成员由省级议会选举产生。[8]制宪会议的389位成员花了两年十一月又十八天时间,完成了起草任务。与会的重要人物包括阿姆倍伽尔、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拉金德拉·普拉萨德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沙拉金尼·奈都等。三十余位与会者属于表列阶级

首次会议于1946年12月9日召开。头两日的临时主席是Sachchidananda Sinha博士,随后拉金德拉·普拉萨德当选为主席。[8]1947年8月29日,成立了由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主持的起草委员会(Drafting Committee)。1947年11月4日,宪法草案由起草委员会提交大会。经过辩论,大会在总共7635件提案中移送、讨论并处置了2473份修正案。[9]1949年11月26日,制宪会议最终通过了宪法,284名成员签署之,制宪完成。[10]这一天成为国家法律日[11]或称宪法日。[12]

制宪期间,共有166天的会议向公众开放。1950年1月24日,大会的308个成员签署了宪法的两份副本(印地语英语版本各一)。印度宪法的原本是由Prem Behari Narain Raizda手写的书法,每一页都由来自桑蒂尼盖登的艺术家美化装饰。1950年1月26日,该宪法成为所有印度的邦和中央直辖区的法律。[13]自颁布以来,印度宪法进行过多次修正。[14]

1950年宪法原本保存在新德里议会大厦氦气箱中。[15]

Remove ads

结构

印度宪法,世界最长。[注 2]初始版本有395条,分为22部分(part),外加8个附表,总共将近8万个单字。2012年9月时有448条条文[注 3],分为25部分,另有12个附表和5个附录[16]

条文

宪法条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附表

  • 附表一:列出印度的邦和领土,列出其边界的任何变化以及变更边界的法律
  • 附表二:列出担任公职的官员、法官和审计署官员的薪金
  • 附表三:列出官员和法官的誓词
  • 附表四:详细列明了每个邦和中央直辖区在联邦院的席位分配
  • 附表五:管理表列地区[注 4]表列部落[注 5](因条件不利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和部落)
  • 附表六:管理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部落地区的条款
  • 附表七:中央政府和邦的权责分配
  • 附表八:官方语言
  • 附表九:确认一些法律和条例有效
  • 附表十:联邦与邦议员的“反叛逆”条款
  • 附表十一潘查亚特(农村地方政府)
  • 附表十二:市政当局(城市地方政府)

附录

  • 附录一:1954年宪法令(适用于查谟-克什米尔邦
  • 附录二:重申宪法适用于查谟-克什米尔邦的例外和改动
  • 附录三:1978年宪法法案(第四十四修正案)的摘要
  • 附录四:2002年宪法法案(第八十六修正案)
  • 附录五:2003年宪法法案(第八十八修正案)

参见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