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尼西亚驻泰国大使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尼西亚驻泰国大使馆(印尼语:Kedutaan Besar Republik Indonesia di Bangkok,缩写KBRI Bangkok;泰语:สถานเอกอัครราชทูตอินโดนีเซียประจำ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派在泰王国的最高外交代表机构,同时兼作该国对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常驻代表处[1],馆址位于曼谷拉差贴威县内的碧武里路600-602号。印尼自荷属东印度时代的1947年起即已新辟驻泰办事处,当其宣布建国后,又先后于1949年和1956年将驻馆级别昇为公使馆和大使馆,并与泰国南部地区的驻宋卡总领事馆并列印尼在泰两大使领馆。
Remove ads
历史
印尼最早的驻泰机构可追溯至建国之前的荷属东印度时期,即1947年于曼谷开设的印尼办事处(Indonesian Office;INDOFF),处址设于是隆路旁的巷内,由伊扎克·马迪(Izak Mahdi)出任第一代处长。印尼独立革命期间的该办事处曾作为独立斗争活动的总部,亚当·马力克(印尼前副总统)等独立派人士亦曾在此居住、聚会。印尼宣告独立、脱离荷兰殖民后的1949年12月27日,更有1,000多名在泰印尼人聚集到办事处、迎接荷兰对新成立之印尼共和国进行的主权移交[2][3]。
同在1949年,印尼驻泰办事处的位阶升格为公使馆,接着自1950年1月起迁到离原址不远的是隆路349号内运作[2],而当马迪为了印尼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处的开馆事宜、于同年调赴北京之后,该馆遂由马利库斯瓦里·穆赫塔·普拉布内加拉(Malikuswari Muchtar Prabunegara)接替马迪主持馆务[2]。1950年3月7日印尼-泰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印尼驻泰使馆则从1952年开始正式搬进碧武里路600-602号的现址办公,而印尼政府也在该年2月23日对泰国首设“印尼共和国大使”(Duta Besar RI)职位,亦替其购买了官邸用地[2]。
1956年1月1日起,印尼驻泰使馆进一步升级成大使馆规格,并在1962年1月9日展开新馆建筑的施工,由时任印尼驻泰大使马斯·伊斯曼在奠基仪式上铺下第一块基石、象征开工。至9月竣工为止,大使馆方面曾暂租披耶泰路75号做为临时办事处。落成后的使馆建筑群内除了各科组的办公室、大使寓所、会客室、体育馆、网球场、图书馆等设施外[2],1962年10月6日由大使馆创办的曼谷印尼学校也同样位于碧武里路上的大使馆地产之内[5]。1993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区组成之后,印尼又以此为背景,在该经济合作区域所涵盖的泰国南部14府内设置曼谷大使馆外的另一座驻泰机构——印尼驻宋卡总领事馆[6]。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印度尼西亚驻泰国大使馆
- 印度尼西亚-泰国关系
- 曼谷印度尼西亚学校
- 印度尼西亚驻外机构列表
- 驻泰国外交机构列表
-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
-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区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