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又见阿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又见阿郎》(英语:See A-Lang Again),为台湾电视公司2003年八点档《再见阿郎》的前传,为台海两岸合作拍摄之连续剧。该剧于2008年6月30日正式开拍,2009年3月6日杀青,共历时八个月。拍摄地点横跨台湾、厦门、上海等地。
![]() |
央视于2009年11月10日在CCTV-8首播,于同年11月27日播毕,为普通话配音,随后在各地方台播出。厦门卫视于2010年11月13日首次播出闽南语原音版。民间全民电视公司于2011年5月16日在民视无线台播出原音版。此三个版本的剪接略有不同。
Remove ads
播出时间
演员表
Remove ads
电视剧歌曲
收视率
Remove ads
制作团队
工作人员列表
民视版
片头工作人员表
- 制作人:郭建宏、张惠民、林慧俊
- 监制:吴嘉隆、赖婉容、张若凡、张嘉玲
- 编剧:莫佩儒、黄美津
- 企划:詹美瑜、何冠伶、杨启仙
- 片头题字:邱延正
- 片头设计:民视动画室
- 执行制作:陈韦治、游智伟、胡元杰
- 外景摄影:合玛制作 张志鸿
- 外景灯光:大立工作室 陈进民、王登元、王皓平
- 剪辑:蔡志盛、谢博仁
- 副导演:陈燕芬
- 武术指导:王耀、蔡国洲
- 执行导演:张志鸿
- 导演:李岳峰
片尾工作人员表
- 企宣小组:杜蕙如、陈玲慧、郑雅慧、刘培玉、张翔茹、邱梅娴、李清福、邓清修、郑晏、周敬泯
- 执行助理:陈克展、陈志远
- 场记:蔡亚璇
- 梳妆:钟耀进
- 化妆:庞明慧、张航闻
- 服装造型:施秀妹、樊培培
- 服装设计提供:秦家班
- 美工:洪明成
- 道具陈设:罗文光
- 道具:刘文虎、郑旭刚
- 音乐:声动录音室 胡恋忠
- 效果‧混音:施景彬、黄志龙
- 后制作剪辑:王铭煌、蔡叔娟、蔡鸿谋、周时雄、李建忠、戴亚平
- 木工:民视木工班
- 道具:民视道具班
- 民视搭景班:立正工程班
- 视讯:游安齐、卓振达、徐明鉴
- 成音:陈国辉、王兴家、赖坤庆、陈柏丞
- 灯光:蔡世勋、陈封宇、彭牧宇、杨景星
- 摄影:刘芯片、叶信宏、林钰峰、牛元曦、吴国宏、孙国华
- 技术指导:张长怀、王世雄、游安棣、冯维国
- 助理导播:唐玲、洪翊庭
- 美术指导:颜益新
- 导播:李勋男、张维纲
CCTV-8版
片头工作人员表
- 制作人:李京、郭建宏
- 总监制:李建、郭建宏、王广群、王少春、杨国钧、张惠建
- 总策划:张海潮、顾令阳、曾国欢、陈永光、马跃
- 监制:张华、鲁东章、杨扬、陈长兵、刘宏、张少辉
- 策划:张鲁燕、林峰、安琪、朱权、白云亭
- 编剧:莫佩儒、黄美津、李海蜀
- 责任编辑:李伟
- 责任制片:李长江、张音、王亮、刘洁玲
- 制片主任:周爱玲、林惠俊
- 剪辑:蔡志盛、付国航、谢博仁
- 导演:李岳峰
- 制片人:李京
- 出品人:高建民、何小龙、李文华、张惠民
片尾工作人员表
- 执行导演:张雄飞、张智鸿
- 剧本统筹:汤海飞
- 财务总监:郭洁、谢秋美
- 宣传企划:汤海飞、满运娥、何冠伶、詹婕瑜
- 剪辑助理:粟威
- 录音助理:李娟、李阳、郭兴
- 武术指导:王耀、蔡国洲
- 摄影助理:刘芯片、叶信宏、林钰峰、牛元曦、吴国宏、孙国华、杨万强
- 灯光:蔡世勋、陈封宇、彭牧宇、杨景星
- 制作助理:陈克展、陈志远
- 场记:蔡亚璇
- 化妆:庞明慧、张航闻
- 服装造型:施秀妹、樊培培、秦家班
- 道具陈设:罗文光
- 道具:刘文虎、郑旭刚
- 效果混音:施景彬、黄志龙
- 技术指导:张长怀、王世雄、游安棣、冯维国
- 财务:魏领弟、陈玫玉
- 剧务主任:满运娥、王跃军
- 片头片尾制作:北京中视远图科技有限公司
- 后期制作音频技术:火星数码
- 配音演员:陆揆、李立宏、徐小青、马海燕、李桃李、陈浩、郑练、严明、宣晓明、赵树仁、郭金非、邱秋、童语、谷峰
Remove ads
参见
外部链接
- (简体中文)《又见阿郎》央视官方网站
- (繁体中文)《又见阿郎》民视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节目的变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