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两性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两性化[1][2](英语:androgyny)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拥有男性化和女性化两性特征的现象,[3]他或者是没有性别特性的价值观,或者是倾向于与自身性别相反的特征。两性化结合了行为上的雌雄同体和生理上的雌雄同体。[4]
生物学上的阴阳人即是两性化的一个例证,因为这类人生理上既不能说是纯粹的男性也不能说是纯粹的女性,而他一般也将自己定位于男女性之间,或干脆没有性别。[4]
贝姆性别角色里量表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是早期的测量一个人是否两性化的方法[5],现在仍然广泛使用着,基于该量表,人类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 根据制作该量表的桑德拉·贝姆,拥有两性化特征的男性和女性比纯粹的男女性更灵活,思想也更健康。[5]
心理学中研究
在大学一个样本中[6],发现有30%的学生都是两性化,此调查显示两性化者拥有更多机会和更高意愿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两性化的人,他们更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时代潮流,社会化的过程不但比较顺利,融入并贡献社会的意愿也更高。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应该强调生物上的性只是用来生产之用,并延迟性别定型对儿童的影响[7]。
但在普罗大众实际的感受里,两性化的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得好感与认同。主流社会对‘女汉子’多所褒扬,相对之下赞赏‘好好先生’的声音就少得多。在两性关系里,异性恋男性对两性化女性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异性恋女性之于两性化男性;相较于两性化男性,异性恋女性更倾向选择传统特征男性为伴侣。此外,两性化男性因为较不具有传统特征男性对女性的掌控欲(一种厌女表征),因此更可能承受女性主动解除关系的困扰,长久下来在两性关系里承受较大的压力。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