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世界遗产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按照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确立的重要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于1975年8月13日加入遗产公约,使得该国历史遗迹有资格加入《世界遗产名录》[1]。截至2016年,叙利亚境内共有6处世界遗产[2]。
1979年,第3届世界遗产大会于法国巴黎举行,大马士革古城在会上成为叙利亚首个世界遗产[3]。次年,布斯拉古城和巴尔米拉入选。1986年,阿勒颇古城入选[4][5]。2006年,骑士堡和萨拉丁堡入选。2011年入选的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为叙利亚目前最后一个入选的遗产地[6][7]。
自2013年起,叙利亚卷入连年内战,六处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均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阿勒颇古城遭到严重损坏,巴尔米拉一些建筑也被损毁[8][9]。
遗产名录
- 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正式命名[10]
- 地点:遗产所在地及相应地理坐标
- 入选标准:遗产所符合的入选标准[11]
- 面积:遗产地面积,其中部分地点包括缓冲区。教科文组织未提供部分地点的面积数据
- 年份:遗产地入选年份
- 简介:遗产地的简要信息,包括入选濒危名录的理由
† 濒危遗产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入选标准 | 面积 公顷(英亩) |
年份 | 简介 |
---|---|---|---|---|---|---|
阿勒颇古城† | ![]() |
阿勒颇省 36°14′00″N 37°10′00″E |
文化: (iii)(iv) |
350(860) | 1986 | 阿勒颇位于多条贸易路线的交叉点,先后被罗马人、阿尤布人、马穆鲁克人和奥斯曼人统治,给当地建筑风格带来重大影响,构成各种各异的城市景观。古城主要建筑包括阿勒颇城堡、阿勒颇大清真寺和哈拉维耶修道院[12]。 |
布斯拉古城† | ![]() |
德拉省 32°31′05″N 36°28′54″E |
文化: (i)(iii)(vi) |
— | 1980 | 布斯拉曾为纳巴泰人的定居点,公元2世纪被罗马人征服,成为佩特拉阿拉伯的首都,直至7世纪被伊斯兰统治。古城目前残存一座剧场、一座巴西利卡、一座大教堂、一座清真寺及一座修道院[13]。 |
大马士革古城† | ![]() |
大马士革省 33°30′41″N 36°18′23″E |
文化: (i)(ii)(iii)(iv)(vi) |
86(210) | 1979 | 大马士革于公元前3世纪建立,是世界上最早有人居住的城市。作为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大马士革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其中的倭马亚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诞生以来,面积最大、祈祷活动举行时间最长的清真寺[14]。 |
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 | ![]() |
36°20′03″N 36°50′39″E |
多地文化: (iii)(iv)(v) |
12,290(30,400) | 2011 | 由40座村落组成,历史可追溯到1世纪到7世纪,废弃时间在8世纪和10世纪之间。村落呈现古典时代晚期及东罗马帝国时期的乡村生活[15]。 |
骑士堡和萨拉丁堡† | ![]() |
霍姆斯省和拉塔基亚省 34°46′54″N 36°15′47″E |
文化: (ii)(iv) |
9(22) | 2006 | 骑士堡和萨拉丁堡是十字军时期最重要的两个城堡,展现古代防御工事的演变,是各时期防御技术交汇融合的成果[16]。 |
巴尔米拉遗址† | ![]() |
霍姆斯省 34°33′15″N 38°16′00″E |
文化: (i)(ii)(iv) |
0.36(0.89) | 1980 | 巴尔米拉于公元1世纪被罗马人统治,是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化中心。现留有大柱廊、贝尔庙、戴克里先营地和罗马剧场[17]。 |
除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将考虑提名的遗址列入预备名单。只有名列预备名单的遗址能获得世界遗产提名[18]。截至2016年,叙利亚共有12处遗产名列预备名单[19]。
- 哈马戽水车
- 乌加里特
- 埃勃拉
- 马里
- 杜拉欧罗普斯
- 阿帕米亚
- 哈里沙克沙漠城堡
- 马卢拉
- 十字军城市堡垒塔尔图斯
- 阿拔斯古城拉卡-拉菲卡
- 艾尔瓦德岛
- 幼发拉底河谷遗址马里杜拉欧罗普斯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