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叡山本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叡山本线(日语:叡山本線/えいざんほんせん Eizan honsen */?)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由叡山电铁所经营,连结出町柳车站至八濑比叡山口车站的铁路路线。
![]() ![]() |
Remove ads
概要
叡山本线是从京都市中心到三宅八幡车站附近的民生路线,以及前往比叡山或八濑比叡山口车站附近的观光路线。到一乘寺车站附近为止是住宅及小型工厂的混合地区,到三宅八幡车站附近则是穿梭在住宅区之中。在沿路有许多的名胜遗迹。通过三宅八幡车站之后会爬上山麓到达八濑比叡山口车站。和鞍马线不同,叡山本线并不是登山路线,但在修学院车站北侧及三宅八幡车站和八濑比叡山口车站之间存在着33.33‰的倾斜度,特别是三宅八幡车站和八濑比叡山口车站之间的33.33‰倾斜度距离相当长。
八濑比叡山口车站附近除了转乘至往比叡山的缆车之外,在开通当时车站周边以京都电灯为中心开发,设立了八濑园地,车站更曾一度随之改为相同的站名,让该处成了相当繁荣的观光胜地。
运行形态
以平日班次表和周六假日班次表两个为基准。
大至上,平日早上的时间带以直通鞍马线的出町柳 - 二轩茶屋之间的列车、出町柳 - 鞍马间之间的列车、以及出町柳 - 八瀬比叡山口之间的列车的顺序,各班间隔20钟的方式运行,鞍马线直通电车的数量较多。周六假日的时间带则是鞍马线直通的出町柳 - 鞍马线之间的电车、以及出町柳 - 八瀬比叡山口之间的电车以15分钟间隔的方式运行。早晨及黄昏之后除了有在鞍马线市原车站折返的列车,还有从拥有车库的修学院车站发车的列车。除了极少数的例外[1],全部的列车都是实施一人控制。
在盂兰盆节及年末等时期,在平日也是实行周六假日班次表,除此之外在观光季节则有特别班次表,中午的时间带,平日有出町柳 - 鞍马之间的列车和出町柳 - 八濑比叡山口之间的列车以15分钟间隔以及配合放学时间的出町柳 - 二轩茶屋之间的折返列车在运行,假日最密集则有出町柳 - 鞍马之间的列车和出町柳 - 八濑比叡山口之间的列车以12分钟间隔[2]的方式运行。
历史
京都电灯将叡山本线开通,且置于同公司的叡山电铁部之下。子公司的鞍马电气铁道(现在的鞍马线)则在全线开通之后一贯实行和叡山本线的直通运行[3]。另外路面电车的京都市电也曾在一时之间实施和叡山本线的直通运行。
- 1925年(大正14年)9月27日 京都电灯开通出町柳 - 八濑(现在的八濑比叡山口)之间的路线。当时集电方式为架空复线式(双臂式集电弓)。
- 1928年(昭和3年)12月1日 鞍马电气铁道开通现在的鞍马线、山端(现在的宝池) - 市原之间的路线。山端成了转乘站。
- 1929年(昭和4年)12月20日 鞍马电气铁道全面开通。出町柳 - 山端 - 鞍马的直通运行开始。
- 1930年(昭和5年)2月 集电方式改为架空单线式。
- 1935年(昭和10年)6月29日 因为“鸭川水害”而全线停驶、从翌日30日早上10点出町柳 - 三宅八幡之间的运行再次启动[4]。
- 1942年(昭和17年)3月2日 让渡给京福电气铁道。
- 1943年(昭和18年)7月10日 京都市电的东山线的延伸部分开通。被特别认定而和东大路通成了交叉点。
- 1944年(昭和19年)5月1日 山端(现在的宝池) - 八濑间被指定为“不要不急线”[5]而被单线化提供资源。
- 1949年(昭和24年)12月11日 京都市电开始直接驶入元田中 - 山端之间。
- 目的是为了输送前往在宝池的市营竞轮场的旅客,仅在举办竞轮的日子实施。车辆使用的是市电的1000形,在山端车站还设置了市电车辆用的低床车专用月台。叡山线内途中的车站则因为月台高度的关系而不停车直接通过。另外,京都市电的下鸭集荷场线(停驶中)为了建设松崎净水厂而被用作材料运送,京福多次利用这个岔道向京都电灯借出Dewa101形。
- 1951年(昭和26年)7月1日 山端 - 八濑间再次复线化。
- 1954年(昭和29年)6月10日 山端车站改名为宝池车站。
- 1955年(昭和30年)9月1日 京都市电的直接驶入于这天终止。
- 1964年(昭和39年) 乘车人数达到鸭东线通车前的最高峰。
- 1965年(昭和40年)8月1日 八濑车站改名为八濑游园车站。
- 1970年(昭和45年)北山通的修学院附近、白川通的修学院 - 宝池附近开通。修学院车站转移位置。
- 在同时期延长的直通市中心的市巴士路线开始成为本线客源上的威胁。。
- 1973年(昭和48年) 集电装置从集电轮改为滑鞘。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1日 京都市电废止。东大路通交叉点成了平交道。叡山本线由铁轨和其他路线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19日 日本国内最后的集电杆遭到废止。全车集电弓化。
- 1983年(昭和58年)12月1日 运行管理PTC化。开始使用列车无线装置。
- 1986年(昭和61年)4月1日 分离让渡给叡山电铁。
- 1987年(昭和62年)12月10日 在路线设置ATS装置(车辆则于隔年开始依序装设)。一人控制开始。
- 1989年(平成元年)10月5日 京阪电气铁道的鸭东线开通。同公司的出町柳车站通车。叡山本线再次和其他路线有了连结。
- 再此之前于9月21日鞍马线的京都精华大前车站通车,叡山本线同一时间跟着修改了班次表。以鞍马线的区间延长为主因,出柳町 - 宝池的班数增加。
- 1994年(平成6年)3月23日 发车数量随着班次修改的实施而大量提升。平日64班、假日从9班增加到46班。
- 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的八瀬游园发车、鞍马线直通各自15分钟一班,变更为平日八濑乐园发车12分钟一班、鞍马线直通10分钟一班,而假日则八濑游园发车、鞍马线皆是每15分钟一班(旺季时八濑游园每7.5分钟发一班车)的原则。
- 2002年(平成14年)3月10日 八濑游园车站改名为八濑比叡山口车站。这是因为森林的游乐园(原运动山谷京都)在2001年闭园。
- 2004年(平成16年)1月13日 改为原则上全列车一人控制。
- 2025年9月27日,叡山本线将迎来全线开通的100周年[6][7]。
Remove ads
车站列表
(车站编号从2008年10月19日开始实施)
Remove ads
注解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