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文尚书冤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清人毛奇龄撰。

东晋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五十八篇,自南宋以来,一直被怀疑是伪书,至清朝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列举诸多论据而力证其伪,自此,《古文尚书》之伪遂成定论。[1]

毛奇龄有所不满,作《古文尚书冤词》加以反驳。全书分总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古文之冤始于朱氏、古文之冤成于吴氏、书篇题之冤、书序之冤、书词之冤、书字之冤等十部分,专为《古文尚书》申“冤”。例如,毛奇龄断定《道经》是对《尚书》经的尊称,为了证明其说,他援引汉代纬书《易通卦验》云:“燧人在伏羲前寘刻《道经》,以开三皇五帝之书。”此说过于迁强,不足以取信于一般学者。[2]四库馆臣高度重视《尚书古文疏证》,认为毛奇龄的《古文尚书冤词》不过是强词夺理。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