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笨港天后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笨港天后宫是清代创建于笨港[注 1]主祀天上圣母的妈祖庙,曾以“笨港街天妃庙”的名称记载于《诸罗县志》中,有部分学者主张该庙在清代因北港溪泛滥而遭冲毁,引伸出笨港毁灭论等历史论点,影响了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的笨港妈正统之争,且溪北六兴宫、笨港长天宫[1]等云嘉的妈祖庙皆曾主张拥有古笨港天后宫的妈祖神尊。
-
北港朝天宫
-
新港奉天宫
创建沿革
天妃庙:
一在城南县署之左。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周锺瑄鸠众建。[注 2]
一在外九庄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合建。
一在咸水港街。五十五年,居民合建。[注 3]
一在淡水干豆门。五十一年,通事赖科鸠众建;五十四年重建,易茅以瓦,知县周锺瑄颜其庙曰“灵山”。[注 4]
笨港地区的妈祖信仰早于清康熙年间就已发展,但古笨港天后宫的实际创庙年代有许多种说法与版本,其一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佛教临济宗第三十四代禅师树壁和尚,自湄洲天后宫朝天阁迎请软身妈祖神像来台[4],从诸罗县笨港溪口一带登陆,在今朝天宫附近之古井休息后发现请不动妈祖神尊,逐修建小祠,并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扩建规模,此说法今日被北港朝天宫所采纳[5],并有相关的文物留存[注 5]。另一说法则为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船户刘定国为了祈求渡海平安,自湄洲天后宫奉请一尊软身妈祖神像祀于船上,船只行经笨港奉妈祖指示留在该地,被当地居民所信奉,因由船户奉请而来的背景,又有“船仔妈”、“开台妈祖”等称呼,此一说法则被新港奉天宫所采纳[8]。在《重修诸罗县笨港天后宫碑记》中则记载笨港天后宫建于清乾隆八年[9]。
-
新港奉天宫开台妈祖,由船户刘定国带来台湾的软身神尊。
-
北港朝天宫祖妈,由树壁和尚带来台湾的软身神尊。
Remove ads
笨港毁灭论
民国50年代,有相关历史学者主张在清代时常泛滥的北港溪,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大洪水,冲毁了古笨港天后宫和笨港市街,河道也将笨港一分为北港与南港[10] [注 6],此次洪水的时间点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大致从清嘉庆年间至清道光年间之间,天后宫遭冲毁之后,笨南港居民将大妈及相关文物搬迁至蔴园寮(今嘉义县新港乡)土地公庙,由何姓人家捐地,嘉庆十六年新港奉天宫落成。二妈安奉于今日的北港朝天宫,三妈则在王得禄的协调之下,安奉于今日的溪北六兴宫[11][12],此般说法主张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同为古笨港天后宫的继承者。但亦有部分学者主张,北港溪暴涨的洪水未曾冲毁北岸的古笨港天后宫,且笨港毁灭论提出以前,认定古笨港天后宫为北港朝天宫的说法并无争议。[13]
景端碑由当时的住持景端撰写于清嘉庆十七年的碑文,是可能佐证笨港毁灭论的史料,碑文如下[14]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此其颂我圣母德盛乎! 溯自我天后圣母在笨之宫,因乌水泛滥、横遭冲毁;我笨亦几至荡然无存,毁于一旦,何其虐乎斯时也!拙义无反顾,毅然与笨众敬迁我神诸圣像于笨之东蔴园寮肇庆堂。于此,洪氾虽可远避,然旧日巍峨庙宇已不复存。思念及此,卧寐难安!于是商诸我笨诸耆宿,太子少保子爵军门王捐俸倡建于前,诸神商鼎力虔诚捐献于后;不数载,竟再建圣母之宫于此地,其规模之宏、奂轮之美,有过原庙而无不及。军门王,庙成之日,必奏请圣天子御赐宫号“奉天宫”。美矣哉!此非神德之盛何以致之。 呜呼!逝者已矣,拙与我神诸圣像东迁于此,垂十余载而莫敢知有此日,证诸孔子赞神之义,诗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之理,实不谋而暗合。大哉我神至诚通神,今有征,拙虽耄亦足矣。笔至此,思及我笨宫迹遗有“重修诸罗县笨港天后宫碑记”一座,因无由疏迁,崩陷溪中,未能同在襄此盛举,诚拙终生之憾事也。 慈圣宫新建竣事,感触殊多,兴之所至,志于此,意在示人明圣母神德之盛,而知敬神所当诚之由云尔。僧景端谨志,十八庄董事仝敬立。 嘉庆壬申年桐月 日。
其中的记载了奉天宫的建庙始末与笨港遭大洪水摧毁的历史事件[15],但其碑文的形式以及书法与清代的格式不同,且有多处错误与矛盾被部分学者认定为伪证,其真实性与效力至今仍存疑。
Remove ads
有一说明末时期,在来自福建省长汀县汀州的郑成功部将刘国轩的招募之下,有许多来自汀州的移民入台开垦,为求渡海顺利,自汀州天后宫奉请妈祖神尊来台,汀州移民聚集在笨港南街,并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庙于笨港街街尾,当地居民称“汀州妈庙”[16],部分学者主张在嘉庆年间冲毁的是笨南港汀州妈庙而非古笨港天后宫[17],认为笨港可能同时存在过北港妈(即北港朝天宫)、四街妈(即新港奉天宫)、汀州妈,但与朝天宫、奉天宫自湄洲天后宫分灵的妈祖说法有所不同,笨港在清代早期的记载当中仅有一间妈祖庙(即古笨港天后宫),汀州妈庙是否存在仍需更多的史料及文物考证。
笨港妈正统之争
笨港妈的正统之争,是民国50年代笨港毁灭论提出之后,北港朝天宫与新港奉天宫对于此论点的立场不同所开始“谁是古笨港天后宫继承者”的争论。
彰化南瑶宫为古笨港天后宫的分灵庙宇,自清代开始便有前往古笨港天后宫进香的传统,固有“台湾进香团鼻祖”的称号,但此段进香的历史亦出现类似笨港毁灭论的说法[18][19],自清嘉庆年间古笨港天后宫遭洪水冲毁后,南瑶宫便改为往笨港地区绕境,并至笨港杨家帮祖家妈“换龙袍”[注 7]和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两间庙宇“会香”,后因故与北港朝天宫交恶而仅至新港奉天宫会香,2014年南瑶宫恢复徒步往笨港进香,几年后也同步恢复至北港朝天宫会香的传统。
另外彰化南瑶宫的开基妈祖被尊称为“开基三妈”,此来由也可能与笨港毁灭论有关。古笨港天后宫在清嘉庆年间被大水冲毁之后,于笨港与彰化地方仕绅的奔走之下,将古笨港天后宫的开基三妈迎奉到彰化南瑶宫接受信徒的香火[来源请求],因此南瑶宫的笨港进香在彰化当地又有会“姊妹香”之称[21],此说法与部分笨港毁灭论所提出的论点不谋而合,却与古笨港三妈迎奉至溪北六兴宫的说法相左。
-
南瑶宫开基三妈可能来自古笨港天后宫。
Remove ads
大甲镇澜宫因来往北港牛墟的牛只贸易影响下[22] ,开始往北港朝天宫进香的传统,公元1984年,由知名导演黄春明所指导的纪录片《大甲妈祖回娘家》,其中“回娘家”三字引起分灵自湄洲祖庙大甲镇澜宫的不满,认为有矮化地位之嫌,将“大甲镇澜宫往北港进香”的名称改为“大甲镇澜宫往北港绕境[注 8]进香”,两庙之间逐产生心结[23] [24] ,公元1987年,大甲镇澜宫自湄洲祖庙迎回妈祖神像,次年在新港奉天宫的积极争取下,将进香的目的地改往新港奉天宫并持续至今,此次事件也被视为是笨港妈正统之争的延伸。[25]
-
1962年,大甲镇澜宫往北港进香的相关报导。
白沙屯拱天宫自清代以来就有往北港朝天宫刈火进香的传统,因其路线不固定的特色,对于过去或未来的进香路线常常引发猜测。在《新港奉天宫志》中,曾经引用《白沙屯拱天宫沿革》的内容:“先民早已组团往鹿港、新港、北港进香”[26],认为其中的“新港”一地所指的就是今日的嘉义县新港乡[27],解读其会到新港进香是因为新港奉天宫是古笨港天后宫的正统,但部分学者认为其所记载的“新港”是今日彰化县伸港乡的旧地名。而民国95年,白沙屯拱天宫官方则针对当时的网络留言特发公告,再次声明进香的目的地不会改往新港奉天宫[28]。
公元2025年,乙巳年白沙屯妈祖进香的过程中,社群平台Threads广为流传着一张进香路线图,其中显示白沙屯妈祖可能经由北港观光大桥南下,首次进入嘉义县境内并停驾笨港天后宫,随后则转往新港奉天宫、云林县大埤乡等地[29],而笨港天后宫的庙门前贴出相关公告,写着“欢迎苗栗白沙屯拱天宫天上圣母巡安绕境”,并制作欢迎海报[30],引起了不小的讨论[31],但该年的白沙屯妈祖进香在起驾之后即北上,并无进入嘉义县。新港奉天宫则表示,因应妈祖进香的大量人潮,会依循往例在白沙屯妈祖北港刈火当日不关庙门,以招待自北港朝天宫而来的各地香灯脚,与白沙屯妈祖是否停驾并无特定关系[32]。
公元2021年,新港奉天宫举行绕境,并在事前到访北坛碧水寺询问是否可作为停驾的庙宇,而庙方因北坛碧水寺属于北港朝天宫的信仰范围[注 9]礼貌性婉拒,但新港奉天宫却冒名以北坛碧水寺总干事及云林县北港镇镇长、新街里里长的名义,悬挂写有“恭迎 新港奉天宫 开台妈祖”等字样的布条,引发了争议[34] [35] ,事后新港奉天宫将绕境路线截短至新厝受天宫,且不前往北坛碧水寺,绕境当日在北坛碧水寺仍有民众开广告车和悬挂“欢迎新港奉天宫往北港祖庙谒祖进香”等字样的布条表示抗议 [36] ,也是继笨港毁灭论提出之后笨港妈正统之争最激烈的事件之一。
注释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