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可装配性设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可装配性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也称作为装配设计,简称DFA,是产品设计时考虑组装制造的方便性。若产品的部组件越少,在组装时需要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可以减少组装成本。另外,若这些组件有些易于抓握、移动、定位或是插入的特殊设计,也可以减少组装时间及组装成本。减少组立时的部组件一般也会减少组立时各组件的总成本。这也是一般进行可装配性设计时,对总成本的效益。
此条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进行翻译。 (2017年8月10日) |
途径
可装配性设计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达成。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时,为了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就考虑装配性问题,订定了许多的规则及建议。许多规则及建议也会配合实际的例子,说明需要改善哪些组装上的困难。不过到1970年代出现了数值评价方式,才让用可装配性设计的想法来比较已有的设计以及计划要进行的设计
第一个评价的方式是在日立公司发展的,称为装配性评价法(Assembly Evaluation Method,AEM)[1]。这个方法是以“一个零件一个动作”为原则。针对较复杂的动作,会有扣分的标准,组装的容易性就是以扣分的多少为准。这个方法一开始是为了便于自动化装配所设计的。
著名的例子
像Sony公司的Walkman以及Swatch公司的手表就是二个有关装配的良好设计的例子,这二个都是全自动化装配。Walkman生产线的设计是“垂直组装”,组件只由垂直方向进行组装。Sony公司的SMART组装线,是组装Walkman的产品,是可以组装一开始就以垂直组装设计的小型产品[来源请求]。
IBM Proprinter是用 “为自动装配而设计”(design for automated assembly,DFAA)原则。DFAA原则有助于设计用机器人自动组装的产品,就算是人工组装的产品,也很有帮助。
相关条目
- 可验证性设计
- 可检验性设计
- 可制造性设计(DFM)
- Design for X
参考资料
延伸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