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是指当人们看到某个具体的人处于困境与看到处于困境的群体时,人们倾向于帮助某个具体的人。[1]当人们试图惩罚他人时也会有这种效果。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某个肇事者时,他们更有可能惩罚肇事者,即便有所牺牲亦在所不惜。 [2]
例如,瑞安·怀特在13岁时输入了受污染的血液而感染了艾滋病,并一直与艾滋病奋斗,大约六年后瑞安·怀特去世。在他去世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助艾滋病患者的《瑞安怀特关怀法案》。[3]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六岁小女孩说她需要几万美元动手术才能活到圣诞节,邮局就会收到大量捐款,但如果新闻说营业税调降以后,马萨诸塞州各级医疗院所因为预算不足导致医疗品质下降,死亡率上升,结果不会有多少人同情或捐钱。
库尔特·图霍尔斯基在其文章《法国笑话》(德语:Französischer Witz)中记录了一个外交官的发言:“一个人的死亡是一场悲剧,但十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一个统计数字。”这句话通常会被认为系约瑟夫·斯大林所说,但这种说法直到1947年才在《华盛顿邮报》中出现,并没有证实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