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简称台中市文化局)是中华民国台中市政府所属的一级行政机关,专责推动台中市各项艺术文化工作的行政机关。
历史
- 1976年10月25日,企业家何永创办的文英基金会所捐建的“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完工,是台湾第一个文化活动机构。
- 1980年8月,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英才路馆舍开工。
- 1983年11月12日,英才路馆舍完工并正式启用,定名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启用后,原双十路文化中心并为分馆,改称“文英馆”。)
- 1987年4月4日,位于北屯区兴安路北屯儿童公园内的“儿童馆”完工。
- 1989年4月1日,位于北区学士路的中正公园里“中山堂”完工,观众席计有1,658席。
- 2000年1月12日,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改制为“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惟英才路馆舍仍继续使用文化中心旧称。
- 2000年3月1日,台中县文化局成立。
- 2002年7月1日,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将文英馆登录为台中市历史建筑。7月12日,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由府内一级单位改为所属一级机关(府外局),更名为“台中市文化局”。林辉堂担任首任局长。
- 2006年8月4日,位于南屯区的“文心森林公园暨圆满户外剧场”完工启用。
- 2008年1月28日,位于西屯区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开工。
- 2010年2月4日,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今文化部文化资产园区)成立“台中市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筹备处”。12月25日,因台中市县合并,台中县文化局与台中市文化局合并为“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并搬迁至台湾大道市政大楼八楼,叶树姗担任首任局长。文化局下辖台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台中市立葫芦墩文化中心、台中市立港区艺术中心、 台中市立屯区艺文中心与台中市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等台中市政府二级机关。
- 2013年1月1日,大墩文化中心、葫芦墩文化中心、港区艺术中心、屯区艺文中心,由台中市政府二级机关改为文化局内部单位。
- 2014年2月7日,台中市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改组为“台中市文化资产处”。
- 2015年8月4日,成立“台中市纤维工艺博物馆筹备处”。[1]
- 2016年3月1日,合并各区图书馆[2]与大墩文化中心图书馆、葫芦墩文化中心图书馆,成立“台中市立图书馆”。[3]3月16日,成立“台中市立美术馆筹备处”。2018年10月17日,原台中儿童艺术馆改造成立台中市纤维工艺博物馆,成为台中市第一个公立市级博物馆。8月25日,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全馆完工后,正式捐赠给中华民国文化部,由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管理并更名为台中国家歌剧院。
- 2024年3月1日,“台中市立美术馆”行政系统正式运作。
Remove ads
历任首长
-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
台中县文化局局长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长
组织架构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置局长、副局长二名、主任秘书各一名,专门委员二名。
并设以下行政单位:
文化局相关场地
-
圆满户外剧场
-
台中文学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