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
台湾检察机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中华民国对应于台湾台北地方法院设置的检察机关,一般被简称为台北地检署或北检,与同在台北都会区的新北地检署、士林地检署合称北三检。由于政治等重大案件都集中于此侦办,因此又有天下第一检之称[2]。

Remove ads
沿革
台湾自日治时期引入西方法制开始,司法机关长期审检不分,因此台北地方法院检察署于日治时期的前身“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局”系隶属于当时的台北地方法院;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同年11月1日接收该局业务,并将该局更名为“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处”时,仍然维持审检不分的体制;迄1980年7月1日,审检始分隶。
审检分隶后,1989年12月24日《法院组织法》修正,改名“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检察署”,机关首长“首席检察官”亦同时改称为“检察长”。
管辖区和分局

楼层介绍
机关组织
- 检察长
- 襄阅主任检察官
- 主任检察官
- 检察事务官
- 法医室
- 书记处
- 纪录科
- 执行科
- 文书科
- 研究考核科
- 总务科
- 资料科
- 诉讼辅导科
- 法警室
- 观护人室
- 人事室
- 会计室
- 统计室
- 政风室
- 资讯室
历任首长
Remove ads
争议
2015年7月24日,在反课纲运动学生与民众闯入教育部事件中,警方于凌晨4时20分起非法逮捕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以及没收其器具,之后北检不但未尽速厘清案情以释放记者,反而迟至晚上才无保请回三位坚持不交保的记者,并且在没有合理的理由下,限制这三位记者的住居。自由时报晚间22时47分针对该限制住居处分发出质疑与抗议声明,表示其记者廖振辉在现场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报导事件真相并尽监督政府工作本分,没有逾越任何法令,并表示认为该裁定已严重影响廖振辉的自由权与工作权。[10]
2022年12月16日,台北地检署遭不明人士田山盛国侵入,于顶楼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处上方,加挂一面民主进步党党旗。该男子后被依《中华民国刑法》无故侵入建筑物罪起诉。[11][12]。
2024年9月初,镜周刊报导检方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有与京华城案相关的证据,并据此认定柯文哲涉有重嫌。三立新闻与菱传媒也传出类似报导。报导出来后,外界质疑台北地检署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主动把证据外泄给特定媒体,甚至透过媒体操纵舆论。台北地检署则否认有泄密或操纵舆论,并主动分他字案追查泄密事宜。2024年9月13日与9月16日,台北地检署针对泄密事件,分别约谈菱传媒与三立新闻的记者[13][14]。
9月14日,有媒体报导检方约谈黄景茂的细节。台北市议会民众党团总召陈宥丞对此指责国民党北市议员游淑慧把约谈细节透露给特定媒体。游淑慧在否认自己泄密同时,回应报导提及的会议纪录早已公开,与侦查泄密无关[1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