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的台北刑务所围墙遗址,建材来自台北府城城墙,今仅存金山南路二段的北墙(中华电信东门服务中心与金杭公园之间)与司法新村(现‧榕锦时光生活园区)的南墙,列市定古迹。
建材来源

1900年到1920年间,日本政府以十余年拆除台北府城墙,作为台北市中心的公家机关使用[1]。其中台北刑务所(今台北监狱)是在今金山南路、爱国东路、金华街口筑成四面达3米高的围墙,并于北墙建有一座圆形拱门作犯人遗体运尸出口[2]。使用的是长达80公分到1米、宽及高度各26公分的石块[1]。石材大部分来自内湖北势湖一带,少数来自北投唭哩岸质地脆弱、以手接触会有岩屑掉落的唭哩岸石[3]。
文资维护
1963年3月10日,台北监狱受刑人迁往龟山新监[4]。1971年2月16日,台北市政府工务会报决定将金山街(今金山南路二段)再拓宽,以改善此一地区交通,并由高玉树市长同时指示工务局将其路上的围墙拆除[5]。因此台北监狱旧墙只剩三分之一左右,分别是紧邻电信总局(今中华电信)、长约90米的北墙,与邮政总局(今中华邮政)、长约200米长、高度已遭削减成2米的南墙[2]。
1997年9月22日下午,台北市长陈水扁在台北市民政局局长李逸洋、古迹专家李干朗陪同下,前往台北监狱旧墙,当场指示列为纪念性建筑妥善保存[3]。10月3日上午,李逸洋带领李干朗、阎亚宁、米复国、曹奋平、吴光庭组成的评鉴小组前往台北监狱旧墙调查[6]。11月19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古迹鉴定审查会,决议将台北监狱围墙北墙列为市定古迹[7]。1998年3月10日,市政会议通过[8]。南墙则是直到2013年6月25日,由台北市文化资产审议委员决议指定列为古迹[9]。
Remove ads
纪念活动
1945年6月19日清晨6点15分[10],十四名被日军俘虏的美国飞行员在台北刑务所以“轰炸平民”的罪名枪决[11],当时距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仅剩五十七天[10]。残存的监狱围墙,日后被比喻是哭墙[12]。

2005年6月19日,美国父亲节,台湾战俘营纪念协会于台北监狱围墙边举行纪念活动,在苏格兰风笛悲壮的乐音下进行,会长何麦克、查理斯‧派克等家属代表、美国二战退伍老兵、协会志工等沿着斑剥长满青苔的墙边追思、朗诵诗文、祈祷[10]。2015年6月20日,台湾战俘营纪念协会再度来到金山南路二段44巷的北墙追悼,美国在台协会副处长郦英杰、英国驻台代表胡克定、外交部礼宾处长曾瑞利参与,澳洲代表处、空军司令部也派员参加[11]。
2020年10月10日,到台湾多年的韩国人、修平科技大学副教授金尚浩,与妻子特别前往台北监狱围墙遗址凭吊1928年10月10日上午10时在台北刑务所处以绞刑的赵明河[1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