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台南县知事官邸

臺南市市定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map
Remove ads

原台南县知事官邸,是台湾日治时期建筑物,位于台南市东区。1900年落成时,为台南县知事所住的官邸;改制为台南州后,延用为州知事官邸。官邸自闲置期间开始有行馆之用途,最著名的下榻者为裕仁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1998年被指定为台南市市定古迹,经历修复工程后,于2010年起委外招商经营。

事实速览 原台南县知事官邸, 别称 ...

官邸采取“和洋二馆”的格局,目前仅洋馆建筑物列入古迹。官邸在地尚有“时钟楼”之俗称。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地理背景、县知事官邸(1900–1901年)

台湾进入日治时期之初,袭清制设县,同年(1895年)因全台尚未平定,改为民政支部;隔年又改回县。建筑物计划作为时任台南县知事今井艮一的官邸,且文献显示此为其任内之重大工程[1]

根据已知台湾总督府档案,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6月已有上工纪录[2]。官邸洋馆先行兴建,上梁时间1900年4月,系根据屋架中柱上栋札之纪载;1900年7月方增建和馆,两馆皆于同年11月完工[2],由台南县技手明田藤吉监造及设计[3]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系研究团队根据栋札上之纪录,始确认官邸落成之年份为1900年[4][5]

多功能建物、州知事官邸、御泊所(1901–1945年)

Thumb
1923年,摄政宫皇太子裕仁亲王来访时使用的起居室,目前布置为时年举办御宴时的复刻场景

1901年11月行政区划改制,设立台南厅后,首长官邸搬迁至东北方的前内务部长官舍[6](今原台南厅长官邸[7]。首任厅长为山形脩人[7]。原知事官邸此时期闲置并由台南厅管理。和馆曾借予陆军,一度作为“旅团长官邸”;洋馆曾作为“台南厅厅员读书俱乐部”[7]。 1920年(大正九年)行政区划再度改制,设立台南州。末任台南厅长枝德二转任台南州知事后,首长官邸再度迁回原知事官邸[8]

知事官邸亦开始作为总督巡视时的官邸以及皇族造访时的行馆(“御泊所”)[7]。曾住宿于此的皇族包括闲院宫载仁亲王夫妇(1908、1916年)、北白川宫成久王夫妇(1916年)、久迩宫邦彦王夫妇(1920年)[7]裕仁皇太子访台期间,1923年4月20日晚间与随行的伏见宫博义王居住于此[8]。1920至1930年代之其他造访者包括秩父宫雍仁亲王(1925年)、高松宫宣仁亲王(1926年)、北白川宫大妃富子日语能久親王妃富子(1926年)、朝香宫鸠彦王(1927年)、久迩宫邦彦王(1928年)、爱国妇人会总裁东伏见宫依仁亲王妃周子日语依仁親王妃周子(1929年)、贺阳宫恒宪王(1931年)、伏见宫博英王(1933年)、军令部总长日语軍令部総長伏见宫博恭王(1934年)、昌德宫李王李垠(1935年)、东久迩宫稔彦王(1937年)[8]

太平洋战争期间,官邸和馆东南方增建防空洞,官邸建筑物本体并未遭受毁损[9]。亦有研究认为官邸此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0]

战后、市定古迹、修复工程(1945–2009年)

二次大战后,官邸洋馆部分起初由盐务税警机关使用,直到约1951年(民国40年)迁出为止[11]。往后数年,陆续有民防指挥部、地政事务所、东区区公所进驻,期间亦常见数单位共同使用[11]。最后,整栋洋馆皆先后为军公教福利中心、台南市机关员工消费合作社联合社[12]使用[11]

台南市政府1998年6月26日公告此建筑物为市定古迹,范围仅涵盖洋馆部分,并依当时既有研究判定之兴建年份,登录为“台南州知事官邸”[13]。有鉴于后续考证成果,2004年5月31日公告修正为“台南县知事官邸”之现名[14]

指定为市定古迹后,官邸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收回管理[15]。2001年10月15日,由艺术家黄步青、李昆霖、林煌迪、方伟文组成之“前锋艺术工作室”在此开幕;开幕展邀请来自东京、巴黎的艺术家展出装置艺术及剧场演出[16][17]。2002年3月,官邸迎接交流展《海洋错合—历史的物殖》,展出澳门艺术家的作品[18]

台南市政府2002年委托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系进行调查研究及修复计划[14],由黄斌教授主持。韩兴兴建筑师事务所2003年获选从事设计及监造[14]。为求慎重,修复工程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期工程先进行解体调查;第二期工程再根据前期之结论正式进行工程[19]。两期工程皆两度公开招标,最终皆由正宇营造有限公司得标[20][注 1]。第一期工程期间建筑物四周搭建有参观平台供研究者及一般民众使用[21]。第二期工程之原始招标金额经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之半数补助[22]。两工程之期程及经费如下:[20][23]

更多信息 工程, 申报开工日 ...
Remove ads

委外再利用(2010年至今)

Thumb
夜晚的原台南县知事官邸

关于建筑物后续利用之规划,台南市政府文化观光处一度计划甄选六组设计师团队进驻,欲建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24][25]

官邸2011年起经常作为音乐表演场所[26][27][28]。财团法人台湾艺术家合奏团文化基金会7月起参与经营,以“知事官邸.音乐会馆”为名,并于2011年10月8日开幕[29][30][31],主要作为表演艺术空间。2012年6月28日起,与厨艺家郎毓彬合作,于一楼开设“官邸西菜馆”[32][33][34]

高青开发(FOCUS百货林百货经营者)接续经营:一楼开设“1900.食光”餐厅,提供餐饮及下午茶,经营文创商品零售,二楼则开放展览空间[35][36][37][38][39]。2015年2月8日重新开幕,活动由台南市市长赖清德主持[40]。2019年7月29日起,因约期届满暂停开放[41]

高青开发撤出后,官邸闲置近一年。空间设计师吕贤文带领之安提阿设计2020年得标,并与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签约[42]。以“知事官邸生活馆”为名,一楼贩卖居家商品、精品及自有品牌商品,并开设有餐馆;二楼设置综合展厅,供演讲及展览使用[43]。 2020年11月8日重新开幕[44]

Remove ads

建筑物

Thumb
原台南县知事官邸,具有第一代巴洛克风格山墙,摄于1908年

原台南县知事官邸采取“和洋二馆”之格局,为日本明治维新后流行之豪华宅邸型式[45]。两建筑物皆两层楼高、座东朝西。此官邸和台湾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为幸存至今之台湾日治初期重要首长官邸建筑物,且相较后者外观大致维持竣工落成时之样貌[46]

系统性研究展开之前,知事官邸为坊间所知有限并衍生迥异之描述,此现象被归咎于其作为统治阶级迎宾及私人起居用途之本质,非普通民众所能及[46]。2001年,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候选人陈信安进行之私人研究,始确认县知事官邸及州知事官邸为同一建筑物,并发现“和馆”之存在[47]

洋馆

洋馆建筑物落成时平面、立面左右对称[48]。后续历经多次增建、改建及修缮[49],其中东南角之增建追溯至1908年[50],东北角之增建至少追溯至1923年[51]。洋馆建筑物四边拱廊环绕,属于殖民地回廊式建筑[52][53][54]

洋馆入口上方之山墙经历三种样式:第一代巴洛克风格山墙将近一层楼高,具有复杂的雕饰;第二代巴洛克风格山墙源自1908至1912年间,其高度显著降低;今日所见之造型为第三代,建于1930年代,为一简化的三角楣[55][56]

知事官邸在地有“时钟楼”之别名,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原始山墙上的圆形雕饰被误认为时钟[57][58],虽然亦有地方长者表示确实有嘹亮的钟响[59]

和馆

位于官邸东南侧,官方名称为“附属判任官舍”,然其规模及空间配置可能逾越该职等官舍之标准[60][61]。和馆建筑物一度经历拆除重建,今日所见者为1920至1923年间所建[62]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