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大学土地公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大学土地公庙,又称台大土地公庙[1]、台大福德宫[a]、台大伯公亭[a],坐落于国立台湾大学位于台北市公馆地区的校总区校地内,台大尊贤会馆与国立台湾大学第二学生活动中心之间。主祀“竹仔林福德正神”。虽然该庙建筑并不大,但由于位处台大校地内,每逢考季便会吸引许多考生与考生家属前往参拜,因此香火鼎盛[2][4][5][6]。另外在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台湾知名大专院校内,亦有土地公庙的存在[2][4][6]。现该庙连同一旁的尊贤馆的土地产权皆属国立台湾大学校方所有[7]。
Remove ads
历史
台湾大学土地公庙建于台湾清领时期,有200多年历史[2]。2000年,台大校方为兴建活动中心与尊贤会馆,收回罗斯福路四段校地[4][2]并欲拆迁建筑基地后侧的土地公庙,引发当地民众抗争,但校方认为该地乃是庙方长期占用[7]。经多次协调,时任台大校长陈维昭在土地公前掷筊,结果土地公表示愿往南迁移一些,但不希望离开台大校园[4][1]。庙方随后并在建地上掷筊,取得土地公同意,暂时将其神像安奉在水源市场[2]。2004年9月,台大校方与土地公管理委员会完成协商,确认新庙设计型式,并以“伯公亭”名称设计取得建照[3],开始在原址南边重建[4][2]。2006年11月,新庙完工[3],并将土地公迎回台大供奉[2]。
供奉神祇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