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大合唱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大合唱团(NTU Chorus),原称国立台湾大学合唱团(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orus),在1995年正式以“台大合唱团”名义立案成为台北市业余演艺团体,此后皆以“台大合唱团”做为校内外使用之正式名称,在校内亦简称“台大团”,以区别台湾大学校内其他合唱团。台大合唱团为台湾合唱界中较为活跃的学生团体之一,也是目前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合唱团中规模最大者,近年来参与音乐会之团员数量皆逾百人。除了混声合唱演出方式之外,亦常有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室内团等不同编制的演出。近年来更积极委托台湾新锐作曲家创作,勇于尝试多元曲风,并在演出形式上力求创新,搭配不同的舞台、灯光效果等,并以丰富的肢体动作著称。成立宗旨为集合台大校园中众多优秀的合唱者,借着丰富的演出经验,以塑造学生合唱团多元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音乐触角,并培养团员厚实的音乐根基与表演技巧,以不断自我超越为目标,开创“非音乐系学生合唱团”的新气象。除此之外,更结合艺文活动或社会公益,期能彻底实践以“以音乐服务社会”的理想,为台湾的合唱音乐文化发展奉献心力。
现任音乐指导老师为连芳贝老师,行政指导老师为连韵文老师。

事实速览 台大合唱团, YouTube 资料 ...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台大合唱团前身是成立于战后初年的友爱合唱团,后来扩大成为纯谊合唱团与法学院合唱团。1964年二团正式合并,易名为“国立台湾大学合唱团”,至2012年已迈入第四十九届,为台大校园中历史悠久、组织系统完整的社团,1995年4月在沈新钦老师的协助下,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以“台大合唱团”正式立案,取得台北市业余演艺团体之资格。

历任指导老师

更多信息 任数, 年份 ...
Remove ads

历任正副团长及乐训(学生指挥)

更多信息 届数, 团长 ...

现况

制度

行政组织

目前台大合唱团设有团长一人、副团长若干,共同领导四个行政部,另有团务秘书若干、总务一人以及行政部长若干人,共同担任行政事务分工;音乐部门则由学生指挥(乐训)二人及乐训秘书一人率领各声部负责人共若干人处理音乐相关事宜。

招生考试

台大合唱团自成立第一届以来就有招生考试制度,凡入团团员只须具备最基本的音准与视谱能力。在社团刚成立时曾经有人因为不被录取而投书当时校内学生自主编辑的周刊《大学新闻》,初届团长吕胜雄先生还因此被学校约谈。[1]

验收制度

台大合唱团以严格的验收制度著称,每位团员皆须在音乐会前由各声部负责人完成验收,确保团员对歌曲的熟悉度以及对音乐诠释的掌握度,藉以掌控每场演出的品质。

声乐课程

除了行政指导老师及音乐指导老师以外,亦力邀国内优秀声乐老师为团员开设声乐课程,使团员能够在每周的固定练唱之余,能增进自己的歌唱技巧。自2011年起每学期办理声乐发表会,除了展现团员学习的成果,也增加团员的舞台经验。

现行举办活动

例行音乐会

台大合唱团每年一、二月固定在台北举行冬季音乐会,而夏季除了在台北的音乐会以外,亦会在其他县市举行巡回演出。演出内容多元,近年曾演唱曲目包括:莫札特之《加冕弥撒》、贝多芬之《C大调弥撒》、韦瓦第之《荣耀颂》、舒伯特之《G大调弥撒曲》、伯恩斯坦之《齐彻斯特诗篇》、平克罕之《耶诞清唱剧》、屈文中之《黄山.奇美的山》、门德尔松之《小鹿清泉》、黄自与韦翰章之《长恨歌》、百老汇音乐剧《屋上提琴手》、《窈窕淑女》、《变身怪医》等。近年来亦委托作曲,将经典隽永的校园民歌重新编曲,如《归去来兮》、《忘了我是谁》、《听泉》等;也曾演唱作曲家樱井弘二重新编作歌手张雨生的经典歌曲,如:《我期待》、《口是心非》等;以及作曲家刘新诚创作的英文清唱剧红楼梦》、自柳宗元的文章发想的《永州八记》、台湾现代诗人席慕蓉女士作品《一棵开花的树》、《渡口》等;此外亦委托知名作曲家冉天豪老师作曲,演出林徽因《深别晚天》[2]

2020年夏季音乐会受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COVID-19)影响,在台大校方限聚令下无法进行固定排练而取消,成为团史上首次因流行传染病疫情停办的音乐会。[3]

2021年夏季音乐会《千缕微风》受台湾疫情第三级警戒影响,无法进行固定排练而取消台北场及高雄场演出并受理退票。[4]

更多信息 演出日期, 标题 ...
Remove ads

其他重要演出

更多信息 演出日期, 演出标题 ...

重唱大赛

重唱大赛原称“台大合唱团校际重唱比赛”,为台大合唱团举行之歌唱比赛,报名资格不限于团员,亦不分古典或流行,惟须符合重唱形式,人数则依每年有不同规定。设立宗旨为秉持推广合唱艺术,促进合唱交流之精神,历届比赛颇获团内外人士好评。为将合唱艺术推广给更多人,2006年时首度将重唱大赛与台大艺术季活动结合,更名为“台湾大学艺术季重唱大赛”,希望吸引更多校内外合唱艺术爱好者投入创作表演之行列。之后重唱大赛并不每年举办,规模也较限于合唱团之内部比赛活动。

大、小出游

于每年寒假及暑假所举办,为台大合唱团团员一起出游的活动,大出游时而会和巡回演出作连结。为融合团员感情、促进友谊的大型活动。

曾举办活动

家庭音乐会

家庭音乐会缘起于团员对古典音乐合唱音乐的热爱,由团员提供自有的录影或录音,邀请其他团员至家中一同分享,此为家庭音乐会最原始的形式,之后则加入音乐讲座,由干部或资历较长的学长姐依照个人的专长、喜好,或针对该学期音乐会曲目,为团员讲授基础音乐知识。之后家庭音乐会内容以讲座为主,也会邀请团外老师提供课程,地点亦不限于团员家中。已多年未举办该活动。

现况

制度

行政组织

目前台大合唱团设有团长一人、副团长若干,共同领导四个行政部,另有团务秘书若干、总务一人以及行政部长若干人,共同担任行政事务分工;音乐部门则由学生指挥(乐训)二人及乐训秘书一人率领各声部负责人共若干人处理音乐相关事宜。

招生考试

台大合唱团自成立第一届以来就有招生考试制度,凡入团团员只须具备最基本的音准与视谱能力。在社团刚成立时曾经有人因为不被录取而投书当时校内学生自主编辑的周刊《大学新闻》,初届团长吕胜雄先生还因此被学校约谈。[26]

验收制度

台大合唱团以严格的验收制度著称,每位团员皆须在音乐会前由各声部负责人完成验收,确保团员对歌曲的熟悉度以及对音乐诠释的掌握度,藉以掌控每场演出的品质。

声乐课程

除了行政指导老师及音乐指导老师以外,亦力邀国内优秀声乐老师为团员开设声乐课程,使团员能够在每周的固定练唱之余,能增进自己的歌唱技巧。自2011年起每学期办理声乐发表会,除了展现团员学习的成果,也增加团员的舞台经验。

现行举办活动

例行音乐会

台大合唱团每年一、二月固定在台北举行冬季音乐会,而夏季除了在台北的音乐会以外,亦会在其他县市举行巡回演出。演出内容多元,近年曾演唱曲目包括:莫札特之《加冕弥撒》、贝多芬之《C大调弥撒》、韦瓦第之《荣耀颂》、舒伯特之《G大调弥撒曲》、伯恩斯坦之《齐彻斯特诗篇》、平克罕之《耶诞清唱剧》、屈文中之《黄山.奇美的山》、门德尔松之《小鹿清泉》、黄自与韦翰章之《长恨歌》、百老汇音乐剧《屋上提琴手》、《窈窕淑女》、《变身怪医》等。近年来亦委托作曲,将经典隽永的校园民歌重新编曲,如《归去来兮》、《忘了我是谁》、《听泉》等;也曾演唱作曲家樱井弘二重新编作歌手张雨生的经典歌曲,如:《我期待》、《口是心非》等;以及作曲家刘新诚创作的英文清唱剧红楼梦》、自柳宗元的文章发想的《永州八记》、台湾现代诗人席慕蓉女士作品《一棵开花的树》、《渡口》等;此外亦委托知名作曲家冉天豪老师作曲,演出林徽因《深别晚天》[27]

2020年夏季音乐会受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COVID-19)影响,在台大校方限聚令下无法进行固定排练而取消,成为团史上首次因流行传染病疫情停办的音乐会。[28]

2021年夏季音乐会《千缕微风》受台湾疫情第三级警戒影响,无法进行固定排练而取消台北场及高雄场演出并受理退票。[29]

出版品

实体专辑

《红楼梦》英文清唱剧 Cantata“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发行日期:2008/12/31
  • 指挥:连芳贝
  • 作曲:刘新诚
  • 翻译:David Hawkes/歌词节选:陈炜智
  • 首演:2008/07/07国家音乐厅

数位专辑

《许个愿》

  • 台大合唱团2019夏季音乐会专辑
  • 发行日期:2020/08/02
  • 指挥:连芳贝
  • 钢琴:谢欣容
  • 首演:2019/07/15国家音乐厅

乐谱

《红楼梦》英文清唱剧 Cantata“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作曲:刘新诚
  • 翻译:David Hawkes/歌词节选:陈炜智
  • 首演:2008/07/07国家音乐厅《台大合唱团2008夏季音乐会-愿念珍声》

台大合唱团精选系列民歌篇

忘了我是谁
  • 编曲:高竹岚
  • 首演:2007/01/28中山堂《台大合唱团2007冬季音乐会-恋恋经典.风华再现》
听泉
  • 编曲:刘新诚
  • 首演:2007/01/28中山堂《台大合唱团2007冬季音乐会-恋恋经典.风华再现》

获奖纪录

台大合唱团曾多次获得台湾音乐比赛及全国大专合唱比赛优等奖。

更多信息 获奖年份, 比赛名称 ...

知名团友

  • 杨弦:民歌手,有民歌之父美称[31]
  • 郑怡:知名民歌手 演唱过“月琴”、“心情”、“天堂”、“明天会更好”、“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等歌曲
  • 包美圣:知名民歌手,台大历史毕,演唱过“捉泥鳅”、“小茉莉”、“雨霖铃”、“你在日落深处等我”等歌曲
  • 范云:台湾社会学者,现任台大社会系副教授、妇女新知基金会监事
  • 陈文茜:前立法委员,现为媒体工作者
  • 吕绍嘉:国际知名指挥家,曾任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现任国家交响乐团(NSO)音乐总监
  • 孙维新:天文学家,现为台大物理系教授,并担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
  • 邱君强:指挥家,曾任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 黄东汉:指挥家,曾任NSO客席助理指挥,现任“广艺爱乐”常任指挥、“奇岩室内乐团”指挥、“来去弦乐团”音乐总监
  • 江汉声:医学学者,台湾泌尿科权威,现任辅仁大学校长
  • 哈远仪中视新闻主播
  • 李蝶菲:中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及制作人,曾荣获广播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奖”、“最佳儿童节目奖”
  • 吕碧玲:国内知名声乐家,现任中华民国声乐家协会监事
  • 蔡柏璋:台湾知名剧场工作者,集编导演才华于一身,现担任台南人剧团联合艺术总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