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草蜥

蜥蜴科草蜥属蜥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草蜥
Remove ads

台湾草蜥学名Takydromus formosanus)为蜥蜴科草蜥属爬行动物,俗名台湾蛇舅母、舅母蛇、狗母索,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其种加词formosanus”意为“台湾的”。分布于台湾本岛,常见于次生林林缘草地或草原地区以及活动于草丛或灌丛中。

事实速览 台湾草蜥,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分布

台湾草蜥分布于台湾的西半部地区(北至苗栗县南庄南至屏东县来义),且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中部、台南。

习性

在野外,台湾草蜥在日间有阳光的时候喜欢在草丛、灌丛或是在禾本科植物上穿梭活动,到夜间时,则会停在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上,以细长的尾巴缠绕住叶片休息,在冬季时,则会躲在较为温暖的地方休息,而不会到叶片上休息,以昆虫为食。

外型与体态

台湾草蜥的个体体长最长大约可达5公分,体型极为修长,其尾巴最长可达躯干体长的3倍之多,且其尾巴有维持平衡和缠绕的功用,因此不会出现像壁虎、守宫科的蜥蜴容易自断尾巴的现象。台湾草蜥的幼蜥头部和背部的体色皆呈褐色,成体体侧不具喷点状色块。具有16列尾鳞。在体色上,雌雄个体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此外,台湾草蜥在台湾有两个较为相近的亚种,分别为翠斑草蜥和鹿野草蜥,其特征明显分别为后两者体侧具有黄色或者是绿色的喷点状斑!另外,翠斑草蜥分布于台湾北部一带,而鹿野草蜥则分布在台湾东部一带。[1]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