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过去称为金河诊所,是一座位于台湾台南市北门区永隆村的一处诊所,由“台湾乌脚病之父”之称的王金河所创立,现则作为展示王金河、乌脚病历史等相关纪录的纪念馆使用。
沿革
乌脚病早于日治时期就在台湾西南沿海地区流行,其中又以台南北门、学甲及嘉义布袋、义竹等地作为严重,由于当地医疗设施落后,因此该病症并未引起总督府当局注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高聪明、高上荣于1954年以“特发性脱疽”发表于医学杂志。[1]后在1956年发生在复荣村的大规模流行,其严重性引起台湾卫生和医学界的注意。
1944年3月,王金河早于北门开设金河诊所[2],战后则因投入乌脚病研究,因而与芥菜种会成立基督教芥菜种会北门免费诊所,为北门与嘉义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近25年的免费医疗服务,此也多次协助康复的患者与相关家属等人士进行复健与后事,设立乌脚病患手工艺生产中心,更在与孙理莲及谢纬等医师的合作下持续行医[3],随着嘉南沿海地区生活改善,最终在大量食物自外供给后,乌脚病逐渐绝迹。[2][4]。
2006年间,时任台南县县长苏焕智向文化建设委员会争取经费,将金河诊所整建为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早于2003年5月24日正式成立筹备处,期间王金河不厌其烦奔波台北及台南,终于在2006年11月正式动工,2007年9月底完工,成为台湾第一座以医疗为主题的文化馆[3]。该年9月29日开馆时,由时任总统陈水扁应邀致词[5]。陈总统也在同年赠颁三等景星勋章给予王金河[3]。
Remove ads
展览
目前乌脚病医疗纪念馆由王金河及其亲友所筹设的“财团法人王金河文化艺术基金会”接手营运,馆舍内分为六大展区:导览区、见证区、手术区、诊疗区、药局病例区、爱与奉献区,以展示昔日金河诊所医疗设备、王金河治疗时所使用之器械工具、患者医疗资料、以马福林防腐剂保存的患者残肢样本等文物。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