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犬

犬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犬
Remove ads

台湾犬,俗称台湾土犬福尔摩莎犬高砂犬。最早起源自台湾高海拔地区原住民饲养的猎犬,为南亚狩猎犬系的一支[1]。现在大多作为狩猎犬护卫犬,或者是陪伴犬[2]

事实速览 别名, 原产国 ...

台湾没有任何原生犬科动物,目前发现台湾最早的犬只纪录可以追溯至4,800年至4,200年前的南科考古遗址,可能是由台湾原住民引入培育[1][3]。在中国大陆西南部,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有部分狗和台湾犬很类似。[4][5]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关于台湾引入家犬的纪录,可以追溯至4,800年至4,2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台南南科园区的南关里遗址菓叶层出土的完整雌性中型犬遗骸,是目前发现台湾最早的家犬存在纪录。除了完整狗的遗骸之外,南关里东遗址出了大量的狗骨遗留,是该遗址陆地动物中占比最高、最为频繁的种类,比猪与鹿还多出许多,很可能作为当时人们的主要陆生肉类食物资源。[6][7][8]

台北市圆山遗址(距今约3,200年至2,500年间)包括多处贝冢,贝冢中同时出土陶器、石器及大量兽骨、鱼骨。其中包含狗骨。这些生态遗物应是当时人类的食物残渣,说明当时人们可能养狗作为狩猎助手与食物来源,生活型态以捞贝、渔猎及农耕为生(请参见遗址碑文-圆山贝冢的由来碑文内容)。

明朝万历年间(1603年1月18日出征、十日抵达、三十除夕即2月10日离开),将军沈有容陈第前往当时被蔑称为东番大员攻剿海盗(假倭)。此传记为汉人首部亲身赴台实地观察、描绘台湾西部平埔族生活之最早著作。其内容述有(……畜有猫、有狗、有豖〈食之〉、有鸡〈不食但取其羽〉,无马、驴、牛、羊、鹅、鸭。兽有虎、有熊、有豹、有鹿。鸟有雉、有鸭、有鸠、有雀。山最宜鹿,儦儦俟俟,千百为群。……)

Thumb
《番社采风图》记录原住民饲养犬只狩猎,绘制于清乾隆年间

台湾犬最早关于犬只之文字记载为清朝康熙年间。内文提到原住民养狗。至于台湾犬之图像照片,1871年约翰·汤姆森摄于今日木栅地区的原住民狩猎队,以及日治时期照相技术引进台湾后产生[9][10][11]

17世纪有文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朱仕玠小琉球漫志》描述:“番犬大如黄犊,吠声殊异。剪其双耳,以草木蒙密,且多钩刺,欲其驰骋无挂碍也……。捕獐鹿,发示追踪,百不失一……。番人以田犬为性命,时抚摩之,出入与俱。凡鹿捷于犬,然每奔尽一湾,则反而顾,故犬及之。予在道宪署,见番犬约重可六、七十斤”[12]

Thumb
南关里遗址之狗遗骸
Remove ads

特征与分类

Thumb
虎斑色台湾犬

根据世界犬业联盟对“台湾犬”的介绍指出,台湾犬是台湾人引入并培育的中型犬种,属于南亚狩猎犬的后裔。截至2015年7月22日,经官方血统认证的台湾犬有6,909只[13]。坊间俗称大型台湾土狗的“高山犬”,则是本犬种与大丹犬等其它混种培育。而不管是高山犬还是台湾犬,都不是台湾原生动物,是人类在台湾引入和培育的外来种[1]

  • 身形:台湾犬的头部圆满凸出,腮部发达,额部与口吻约等长。从前上方观察,头形呈三角形。从侧面看,额段(stop)明显,口吻稍尖。腮部平平、口吻粗短、额部扁平或太短者应避免。[14] 。口吻牙床有时呈黑色、正确应有舌斑而非舌头整片全黑是不对的、额稍高,俗称三角头、葫芦头(台湾话pû-á thâu 匏仔頭)。具耐力强、善狩猎、跳跃、爬坡,极具忠心顾主(适狩猎、看守、陪伴之用)。
立耳:细尖耳、两耳外扩成外八型,单耳需有明显内直外弧较佳,耳皮薄,俗称蝙蝠耳。
眼型:呈杏仁眼形或凤眼形。
身长与体重:公成犬身长约为48至52公分、体重约14至18公斤。母成犬则约为43至47公分,体重约12至16公斤。
胸深:由下腹向上收,即一般所称的“狗公腰”(台湾话káu-kang-io)直筒腰应避免。
脚爪:脚掌下具备有厚肉垫,弹跳力、平衡感、活动力极佳,不惧高,具爬树之本能,俗称狼爪、羌仔脚(台湾话kiunn-á kha)。
尾部:尾细向上半卷,如弯刀型,俗称镰刀尾、关刀尾(台湾话kuan-to bué)、禾镰尾(台湾四县客语:voˇ liamˇ miˊ;台湾海陆客语:vo liam muiˋ)。
  • 毛种层次:主特征为短毛(外层—毛刚硬粗短,内层—绒毛细柔<会依据季节、温度变化增、脱调整,维持体表温度>所以常掉毛,须经常刷毛处理)。
  • 毛色:毛色以黄(土黄或黄褐色)、纯黑,或有虎斑[15]、黑白花混合花色等多种。罕有全白,亦可能是突变种。
  • 体态:概分中型和小型二种。
中型狗体态标准,腰细、胸宽,成犬肩高五十公分左右,胸围四十几公分;小腿筋骨细长,大腿肌肉紧实。
小型犬有二种,一种身高平均四十公分,一在卅公分以下;前者体格没有中型狗魁梧,但瘦长伶俐,是长跑健将。小型犬脸型较瘦削,显得机灵,尾巴、耳朵均竖立,好似随时警戒中;舌头正面或背面有黑斑[16]
Thumb
1871年约翰·汤姆森摄于今日木栅地区的原住民狩猎队
Remove ads

濒临绝种

Thumb
台湾犬(显化狼犬杂交型)尚含蝙蝠耳、杏仁眼、三角头、微舌斑、毛色黑掺微虎斑、厚肉掌,幼时弹跳力强。
2005-06-05摄
Thumb
台湾犬(显化狼犬杂交型)
中年期(背部)2008-07-20摄
Thumb
现代杂交台湾犬与四至五千年前的台湾狗祖之牙口比较。
2023-08-23汇整

1978年至1980年间,为研究其日本犬的来源,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太田克明率领的研究团队与国立台湾大学畜牧系宋永义教授合作,来台调查台湾土狗的血缘关系。但当开始调查时,该团队发现西部平地已无台湾土狗的血缘踪迹(因杂交、混种,稀释了台湾犬的纯粹血缘),只得转往高山地区,以中央山脉二十处原住民村落为调查基点,终于找到160只外貌较符合台湾土狗特征之犬只,以此160只犬只之外貌特征先作“纯度级数分类(含体长、形状、舌斑、狼爪等纪录)”,再采样抽血送回研究室作(血清蛋白分型实验)分析。用了十几种犬种血液来比对,发现有几种特征差异较明显。在160只采样里,其中46只(公犬25只、母犬21只)判定达到一级纯度(且其总数量已符合国际FAO〉世界生物保种监督警告系统所公布的濒临绝种动物标准〈预估族群内能繁殖之成熟个体数小于250只〉的标准)[17][18]

世界犬业联盟

Thumb
时任总统陈水扁在位时与其饲养的台湾土狗“勇哥”

台湾畜犬协会(Kennel Club of Taiwan)自20年前(约1995年)起,即开始致力台湾犬血统之国际认证努力(2001年印度AKU大会承认为亚洲新犬种),后因应繁琐的认证过程与历时11年的努力争取(自2004年起,FCI 理事会通过台湾犬的准犬种认定与10年观察期)。

2015年6月8日至9日,世界犬业联盟(FCI)于意大利米兰召开全球会员国大会上,台湾土狗通过70多个会员国代表投票,正式成为代表台湾的全球新兴犬种之一,也正名为“台湾犬”(Taiwan Dog)[19]。根据FCI对“台湾犬”的介绍指出,台湾犬是台湾驯化的犬种,属于南亚狩猎犬的后裔,被过去中部山区居民称为“贱民狗”(Pariah dog)。另外,也指出,此品种相当忠诚,过去是猎人在森林中的同伴,此品种在现代台湾则被饲养成守卫犬或陪伴犬[2][20][21]

Remove ads

名人宠物

时任台湾总统陈水扁(2000年至2008年)初就任时,宜兰民间养狗人士曾透过游锡堃(时任行政院副院长)转赠予其一只黑毛台湾土狗“勇哥”作伴,此犬已于2014年离世[22][23][24]

文化代表

台湾犬于2019年中华职棒吉祥物票选第一,成为中华职棒的吉祥物“欧告”,为“黑狗”的台语谐音。[25][26]

2023年1月29日,Google于首页推出珍珠奶茶小游戏,玩家扮演一只台湾犬,制作珍珠奶茶。[27][28]

注释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