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赤炼蛇
游蛇科颈槽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赤炼蛇(学名: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又名虎斑游蛇,是蛇亚目游蛇科颈槽蛇属下的一种有毒蛇类,此亚种仅分布于台湾。
Remove ads
描述
台湾赤炼蛇是一种中型的蛇类,最大全长可达120公分,在其头颈部有一黑色横带,其后紧接着为一黄橙色的宽横带。身体为黑黄相间的斑纹,一般而言,黑色的斑块会比黄色斑块为大。背鳞为 19 纵列。[1]
习性
台湾赤炼蛇日行性,常以山区溪流、树林底等潮湿环境为栖地。主要以蛙类和蟾蜍为食,亦有捕食鱼、鸟和鼠类和其他蛇类的纪录。于夏季产卵,每窝产卵约8到47颗,孵化期约1个半月,初生仔蛇全长约16公分。[1]
台湾赤炼蛇的齿式为后沟牙型,于发怒时,台湾赤炼蛇会将身体弓起,将颈部扩大部分的腺体正对着敌人或掠食者,同时释出会引起眼睛不适的刺激性分泌物。其毒液并非自身制造,而是由捕食的蟾蜍中获得[2]。日本有2例咬人致死纪录,中国亦有严重咬伤的案例。在台湾虽无致死相关报导,但仍不可忽视其危险性。[1]
栖地
台湾赤炼蛇主要栖身于中海拔山区的原始阔叶林,及其边缘的灌丛地带的潮湿环境,如山区溪流、山涧、森林底层等。[1]过去台湾赤炼蛇仅发现位于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活动,唯近年亦有于海拔 2800 米发现之纪录。[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