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华双语辞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华双语辞典台湾话ㄉㄞ˫ ㄏㄨㄚˊ ㄒㄧㄤ˫ ㆣㄧ ㄙㄨ˫ ㄉㄧㄢˋ; 台罗Tâi-huâ siang-gí sû-tián)是由杨青矗编订的一本华语台语双语辞典,1992年初版。原名国台双语辞典,再版时改用新名。共收9200多字,词目五万多条,全书共1400余页、250万字。书中的词汇以华语及台语同时注音,台语以变体的台湾方音符号以及教会罗马字标注,并按造实际读音的变调标音[1][2]。附有拼音解说光碟或录音带[2]

事实速览 台華雙語辭典(ㄉㄞ˫ ㄏㄨㄚˊ ㄒㄧㄤ˫ ㆣㄧ ㄙㄨ˫ ㄉㄧㄢˋ), 作者 ...

杨青矗主张台语应用正确的汉字书写,辞典尽量用本字,极力避免借音训读,若无切合文字学声韵学的本字,则造新字[3]。台华双语辞典避开了康熙字典内已有的汉字,依六书造字原理另造了148[2][1],如表示所有格的“ê”,以“入”于某之“下”,形声会意造“ê”字。

台华双语辞典被认为是一本学习辞典,成书目的是成为在台湾推动国台双语教学的工具书,该书面向使用国语的读者,让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能够读、写台语。[4]:337

Remove ads

成书历史

1986年中,杨青矗开始拟定音标,训练助理编撰台华双音辞典[2]:序18。随后杨参予发起台湾笔会,担任首任会长时发起“国台双语教学运动”,提倡学校实施国台双语教育[5]。当时双语教学缺乏适合的参考工具,供教师及家长自我训练。杨青矗身为双语教学运动发起人,自认有责编好一本双语辞典[2]:1128。辞典编撰历时6年,编辑团队累计5、60人,杨青矗原以自身财力负担,后再向银行抵押房子贷款,最后四处借款,负债累累,成书成本超过新台币1200万。1992年立委陈水扁张荣发基金会推荐,奖掖出版该书,发行第一版,定名为国台双语辞典,再版时更名为台华双语辞典。初版时,自立报系自由时报预购百余本,分赠于报社的记者与编辑使用。[2]:序18、112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