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叱罗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叱罗协(500年—574年11月16日),本名邕,字庆和,代郡太平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人[1],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叱罗协本名邕,与周武帝同名,后来改名。叱罗协年少时出身贫贱,曾当过州中的小吏,以恭敬谨慎而闻名,虚龄十九岁时,叱罗协为恒州刺史杨钧提拔,担任从事。北魏末年,六镇之乱,叱罗协客居冀州。冀州被葛荣包围时,冀州刺史元孚任命叱罗协为统军,将守城之事委托给他。不久冀州城被攻破,叱罗协被葛荣叛军俘虏。葛荣战败后,叱罗协侍奉汾州刺史尔朱兆,很受尔朱兆的信任厚待,因此补任录事参军。尔朱兆出任天柱大将军时,叱罗协转任天柱大将军司马,出任赵郡太守[1]。尔朱兆与高欢初战失利,退回上党,命令叱罗协出任上郡、上党、建州、怀州、乌苏镇大行台[1],在建州督办军粮。后来尔朱兆派叱罗协到洛阳,与尔朱兆的叔叔们商议讨伐高欢。后来尔朱兆等人被高欢击败,回到并州,尔朱兆又命令叱罗协出任北肆州刺史[1]。尔朱兆死后,叱罗协侍奉窦泰,窦泰对他十分礼遇。窦泰任御史中尉,任命叱罗协为治书侍御史。天平三年( 537年 )十二月,窦泰率军向潼关进发,叱罗协任监军。窦泰兵败自杀,叱罗协也被西魏军俘虏。宇文泰因为叱罗协在潼关很久,任命叱罗协出任大丞相府东阁祭酒、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叱罗协又转任录事参军、升任丞相府主簿、加通直散骑常侍、代理大行台郎中,封莎泉县开国伯[1][2][3]。
叱罗协曾在两京任职,熟悉典章制度,又能刻苦自励,宇文泰很倚重他。然而因为叱罗协的家属还在关东,宇文泰怀疑他有留恋本土的意愿。大统四年(538年),宇文泰在河桥之战失利,叱罗协随军撤回关中,宇文泰才知道叱罗协没有二心,改封叱罗协为冠军县开国公[1],叱罗协转任相府属从事中郎。大统九年(543年),叱罗协担任直阁将军、恒州大中正,加都督。大统十五年(549年),叱罗协出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1][4][3]。同年,兴州叛乱的氐族再度进犯南岐州,叱罗协派遣使者告急,南秦州刺史赵昶率领士兵前往救援,大败氐族[5][6]。
大统十七年(551年),宇文泰打算征服汉中,命令叱罗协代理南岐州刺史,并节度东益州军事。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叱罗协正式出任南岐州刺史。当时东益州刺史杨辟邪占据东益州反叛,有两万人马,而叱罗协只有不足三千兵马[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叱罗协率领本部军队前往讨伐,进军至涪水。当时有一千氐族贼人阻断道路,破坏桥梁。叱罗协派仪同仇买等人前往讨伐攻击,贼人让开道路,叱罗协才率军缓缓推进。又有一千氐族贼人拦截攻击叱罗协,叱罗协于是率领四百人守住山谷峡路,与贼人用短兵刃接战,叱罗协也亲手斩杀三人,贼人于是畏缩后退。杨辟邪弃城逃走,叱罗协追上将其斩首,氐人全都投降,叱罗协因功加开府,仍为大将军尉迟迥的长史,率领军队讨伐巴蜀。魏军进入剑阁以后,尉迟迥命令叱罗协代理潼州刺史[7]。
当时五城郡的氐人酋长赵雄杰等人煽动新州、潼州、始州三州的百姓反叛,聚集两万多人,在潼州南面三里,隔着涪水,占据槐林山,设置军营抗拒魏军。梓潼郡百姓邓朏、王令公等人招集一万多乡民,又在潼州东面十里的涪水北岸设置军营,响应赵雄杰,共同进逼潼州城。潼州城中粮食匮乏,军人缺少食物。叱罗协安抚内外,军民都无异心。叱罗协派仪同伊娄穆[8][9]、大都督司马裔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一千人,乘夜渡过涪水袭击赵雄杰,一战将其击败。王令公因为赵雄杰兵败,也丢弃军营逃回梓潼郡。王令公又与邓朏等率一万多人,在梓潼郡东南隔水设置军营,切断驿道。叱罗协派仪同杨长乐与司马裔等人率军讨伐,又派大都督裴孟尝率领一百骑兵作为后续部队,以壮大声势。裴孟尝到达梓潼后,恰遇水涨无法立即渡河。王令公、邓朏见裴孟尝骑兵少,就率领三千多人将裴孟尝的部队包围数重。裴孟尝见敌众我寡,就各自放弃战马与叛军短兵接战。从辰时打到午时,在战阵中斩杀王令公和邓朏等人。贼人失去首领,于是退散,但王令公的党羽仍然据守着原来的栅军营。裴孟尝这才渡河与杨长乐会合,接着率军进攻贼人军营,经过三天,贼人请求投降。此后又发生了数次叛乱,每次都被叱罗协派兵讨伐平定[10][11]。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征召叱罗协入朝,谈论治理蜀中之事,因此赐叱罗协姓宇文氏[3],增加食邑总计一千五百户。晋公宇文护杀死孙恒、李植以后,想培植司会柳庆、司宪令狐整等人作为心腹,柳庆、令孤整都推辞自己难当重任,共同推荐叱罗协,宇文护于是在北周元年(557年)征召叱罗协入朝。叱罗协到后,宇文护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对他寄托厚望。叱罗协非常愉快地尽心逢迎宇文护,发誓为宇文护效命。宇文护非常高兴,恨得到叱罗协太晚,随即任命他为军司马,将军事委托给他。不久叱罗协转任御正中大夫,又担任宇文护的长史,食邑增加一千户。叱罗协经常在宇文护身边,就政事陈述意见,大多都被采纳。周明帝知道叱罗协才识平庸浅薄,每次都折辱他,多次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只是由于他是宇文护的亲信,难以立即废黜,周明帝只好每次都容忍了。周明帝去世后,宇文护任命叱罗协出任司会中大夫、中外府长史。叱罗协身材瘦小,气量狭窄而性情急躁,得志之后自视甚高。朝廷官员中有来请教政事的,叱罗协总是说:“你不懂,我来教你。”而他所说的话,又大多违背情理,当时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12][13]。
保定二年(562年),朝廷追论平定巴蜀的功劳,另外封叱罗协的儿子叱罗金刚为显武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1],又将蜀中食邑一千户,收其租赋的一半给叱罗协。宇文护因为叱罗协对自己竭尽忠诚,常常提携奖励他,叱罗协考核连获上中等,赏赐给他粟帛。叱罗协升任少保,转任少傅,进位大将军,封南阳郡公,兼任营作副监。宫殿落成以后,叱罗协因被封为洛邑县公,爵位转授一个儿子。叱罗协受到宇文护重用,希望与皇室联姻,于是在天和元年(566年)请求恢复旧姓叱罗氏。宇文护代他奏请,周武帝同意。叱罗协的儿子叱罗金刚娶谯王宇文俭之女。天和六年四月庚子(571年6月1日),叱罗协升任柱国[14][15],仍为中外府长史、司会中大夫,总六府,宇文护觉得叱罗协年老,允许他退休。叱罗协贪图荣禄,不肯告退。建德元年(572年),宇文护被诛杀,叱罗协被免官除去名籍[16][13][17][18]。
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因叱罗协是老臣,任命叱罗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屯田总监[1],周武帝常常与他谈论往事。建德三年十月十七日(574年11月16日),叱罗协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七十五,建德四年三月五日(575年4月1日)葬于中原乡。周武帝诏令赠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淅洛丰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荆州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谥号恭。儿子叱罗金刚继承了爵位[19][13]。
Remove ads
家庭
- 叱罗兴,北魏西部护军[1]
- 叱罗珍业,北魏代郡太守、梁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