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司马文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司马文思(?—?),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东晋宗室,司马休之的长子,后过继予谯王司马尚之,获袭封谯王。后随司马休之反抗刘裕失败,北奔后秦北魏,也被封谯王,官至征南大将军、怀荒镇将。

生平

司马文思的祖父是谯王司马恬,司马恬去世后爵位本由司马文思的大伯父司马尚之袭封,但司马尚之于元兴元年(402年)被桓玄杀害,桓玄改以司马尚之堂弟司马康之封谯王。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时已篡位的桓玄,并在义熙元年(405年)迎复位的晋安帝回建康。当时就以司马文思过继司马尚之,让他袭封谯王爵位。

司马休之在义熙八年(412年)出任荆州刺史,在那里很得人心,招来掌权的刘裕猜忌[1]。而司马文思本人性格凶暴,行事常常违反规范,并常杀无辜者。而有关部门亦因他经常打猎而烧毁人家坟墓的事多次上奏弹劾他,而文思亦在京师招集轻视生命的游侠,刘裕于是以此收捕司马文思,将他送到司马休之处,命令休之“自为其所”,实要休之赐死儿子。可是,司马休之却上表请废去文思谯王爵位,并写信给刘裕道歉,但这令刘裕很不满意。刘裕于是在义熙十一年(415年)亲自出兵讨伐荆州。面对刘裕,司马休之与雍州刺史鲁宗之联手守江陵,派了文思及鲁宗之子鲁轨到江津阻挡刘裕登岸,但失败。司马休之等战败,被逼逃亡后秦,司马文思亦跟着生父出走。事后,晋朝谯王封爵被削除[2][3][4]

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亡于刘裕北伐,司马文思再随司马休之等人转奔北魏,而司马休之不久就去世了。在北魏,司马文思一直不满司马国璠及司马道赐,但表面上还是亲近他们,和他们饮宴。一次司马国璠喝醉了,向司马文思透露他将与温楷、王珍、曹栗等人反叛北魏,并说有数十个平城豪强可作为同谋。文思于是向魏廷告发他们,令他们都被诛杀,而文思就获授廷尉卿,封郁林公。任廷尉卿其间司马文思做得很好,听讼断案时百姓面对他都不作隐瞒[5]

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年末,南朝宋派遣裴方明进攻仇池杨难当,司马文思于次年获授假节、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督洛豫诸军南攻襄阳,试图邀其归路。后返平城,转当怀荒镇将。[6][7]

Remove ads

子女

  • 司马弥陀,袭爵郁林公,先娶内都大官窦瑾女,因获选配临泾公主而在窦瑾教导下写文推辞,却被指文中含有有诽谤和诅咒言辞而被杀。
  • 司马妙玉,嫁北魏侍中、镇西将军、右仆射、城阳宣王拓跋忠[8]

参考书目

  • 晋书·宗室·司马休之传》
  • 魏书·司马休之传》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至一百一十八》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