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司马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司马申(6世纪—586年),字季和,河内温县人[1][2],南梁、南陈官员。
司马申的祖父司马慧远是南梁的都水使者;父亲司马玄通则是南梁的尚书左民郎。司马申年少有风度气概,十四岁就擅长围棋,曾跟随父亲侍候吏部尚书到溉,其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在场。阴子春熟悉司马申,于是叫他一同下围棋,他每次有妙著,朱异观看而觉得奇异,因此带他游历。南梁邵陵王萧纶出任丹阳尹,起用司马申为主簿。太清之难时父母去世,因此决心终身只吃菜[1][2]。梁元帝承制,他担任开远将军,迁为镇西外兵记室参军。侯景入侵郢州,他随同都督王僧辩据守巴陵,进献的策略都有效用用。王僧辩惊叹:“驰骋战场未必是这小子的所长,若要他安抚民众守城,一定会有功绩。”王僧辩讨伐陆纳时司马申在军中,这时敌军突然到达,王僧辩部下后退,他自身掩护王僧辩,用楯遮住前进,会合裴之横的救兵,敌军于是退却,王僧辩对司马申笑说:“仁者必有勇,不是假的!”除授散骑侍郎,到绍泰初年迁任仪同侯安都的从事中郎[3][4]。
陈霸先受禅建立南陈,司马申获授临川王陈蒨的咨议参军。天嘉三年(562年)迁任征北咨议参军,兼廷尉监。两年后(564年),除授镇东咨议参军,兼任起部郎,外任为戎昭将军、江乘县令,任内有政绩。之后他入朝出任尚书金部郎,迁左民郎,因公事免任。太建初年,朝廷起用他为贞威将军、征南鄱阳王陈伯山的咨议参军。太建九年(577年),担任秣陵县令,在职期间有清正能干的名声,有白雀筑巢在县庭。任满不久担任东宫宾客,又兼东宫通事舍人,转迁员外散骑常侍,仍然为东宫通事舍人如故。陈叔陵叛乱,事情不成功就占据东府,司马申赶快传召右卫萧摩诃率兵来到杀死陈叔陵,进入城中没收陈叔陵府库,陈后主十分嘉奖他,因功获授太子左卫率,封文招县伯,食邑四百户,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很快迁为右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5][6]。
其后他因病回家,加散骑常侍,仍然为右卫、舍人。至德四年(586年)去世,陈后主很伤心,追赠为文招县侯,增邑到五百户,谥忠;又给与一套朝服,一袭衣服,并协助丧事。陈后主又为他写下墓志铭,内容悲伤凄切,可见他十分宠幸司马申[5][7]。
司马申侍奉南陈三朝皇帝,掌管机密,军国大事都能立刻判断;但他也因此作威作福。他个性狠心,喜欢写匿名信诽谤忠直的人,朝臣没有不受害的人;参与谋略时会对外宣称时自己的力量,部门机密往往也会泄露。他也果断勇敢,善于应对,观察人的脸色。背逆自己的人一定秘密诋毁;亲近自己的人会找机会机举荐。于是朝廷内外都依从他的喜好。尚书右仆射沈君理去世,朝廷议论以毛喜代替出任。司马申忧虑毛喜会参与朝政,就向陈后主诋毁毛喜:“毛喜是我的妻兄,宣帝时称陛下有酒德,需要逐去宫臣,陛下忘记了吗!”结果毛喜被废锢。他又与施文庆、李脱儿结党营私,进谗言杀害傅縡,夺取任忠部队给蔡征、孔范,令朝廷文武解体,南陈覆灭。他曾在尚书下省睡觉,有小鸟啄他的嘴,血流到地下,当是的人认为是他以为诽谤忠贤的报应。他的儿子司马琇嗣爵,官至太子舍人[8][9]。
Remove ads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