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司马承 (武邑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司马承(260年—?),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西晋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步兵校尉、侍中、安平贞世子司马邕之子,西晋宗室。
生平
司马承的四叔司马翼在西晋建立前去世,以司马承为后嗣,封寿安亭侯。泰始六年(270年)五月,司马承被册立为南宫县王[1],太康十年冬十月壬子(289年11月20日),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说:“安平献王的孙子司马承,昔日父亲早逝,没有分封建国,今天以武遂县、武邑县、观津县三个县建立武邑国,分封司马承为武邑王。”[2][3]司马承在晋惠帝时期去世,他唯一的儿子司马祐出嗣安平王司马敦,司马承于是没有后嗣,武邑国被省并到长乐国[4][5][6]。
其他
泰始十年(274年),司马承虚龄十五,依照旧有制度应该行冠礼。有关部门议论上奏:“礼,十五岁成为青年,国君十五岁生孩子,以此说明加冠的适合时间。此外汉朝和曹魏派遣使者给诸王加冠,不是古代制度。”晋朝于是制定制度诸王十五岁加冠,不再派遣使者[7]。
家庭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