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越

香港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越
Remove ads

胡越(1920年—1980年6月25日),原名胡若谷,笔名司马长风高节胡欣平胡灵雨等,辽宁沈阳人。

事实速览 胡越, 出生 ...

生平

1946年夏毕业于国立西北大学。1949年4月从北平广州,6月至台北,与殷海光许冠三劳思光等人举行与术座谈会,每两周一次,提倡自由民主,同年12月至香港,助丁文渊(同济大学前校长)筹办《前途》半月刊,参加第三势力活动(反蒋反共)。1951年奉顾孟余派遣至塞班任海外联络员。蔡文治与顾孟余、张发奎分裂后,胡在蔡文治压力下脱离自由民主战斗同盟,宣示参加自由中国运动。嗣蒙塞班训练学校校长王之赏识,出任政治教官,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批判〉,遂为王之撰写《我们的基本信念》一书[1],进一步成为王之的文胆。1953年向王之出谋献策,向美方建议摘除自由中国运动的招牌,由王之取代蔡文治领导这个500人的华人团体。1954年遣散返港,与陈濯生等人合办友联出版社,出版《祖国》周刊、《中国学生》[2]周报等。1956年任《联合评论》周刊编辑。1970年后历任树仁学院、友联出版社社长等。1980年5月旅美时在纽约机场中风,6月25日因积劳过度胃出血逝世。

Remove ads

著作

文化、历史、政论:《中国新文学史》[3]、《历史唯物论批判》、《马克斯经济学说批判》、《中国现代史纲》、《毛泽东评传》、《周恩来评传》、《现代人物丛谈》、《司马长风散文选》等。《中国新文学史》是其力作。

小说:《骊歌》、《海茫茫》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