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吴怀瑾

中华民国教育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怀瑾
Remove ads

吴怀瑾(1899年—1976年),字子瑜福建霞浦人,中国近代教育人物。[1][2]

事实速览 吴怀瑾, 字 ...

生平

吴怀瑾出生于1899年,早年丧父,1917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三中学[3],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此时他已家道中落,但他仍坚持学习,最终得以顺利毕业。1924年南归福建,一度任教于私立集美学校邵武南平晋江等县,后回校任福建省立第三中学教员。1927年校长制改制为校务执行委员会制度,吴怀瑾任委员会主任,翌年改任校长,任职期间深受时任福建省教育厅长程时煃之倚重。1933年,程时煃调任江西,吴怀瑾与之偕行,在江西省立吉安中学任教。后受训于庐山,升任江西省教育厅督学。[2]

Thumb
在福建省立霞浦中学任校长时的吴怀瑾

抗日战争期间回到福建,历任省立上杭中学[4]、省立福州实验小学校长,1946年台湾光复后,赴台湾参加接收工作,被委任为台湾省立花莲农业职业学校校长,1948年卸任,留居台湾[5]。因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中国大陆以及国府迁台,吴怀瑾无法返回大陆,晚年任教于台湾。1976年病逝于花莲[1]

Remove ads

著作

1928年,吴怀瑾前往江苏浙江一带考察教育,著有《考察江浙教育日记[a]

家庭

祖父吴寿坤清朝咸丰辛酉登拔萃科,历任广平鸡泽获鹿晋江等县知事,1900年因病辞官,后病逝于上海申江[1]。著有《读我书室诗存》[b][6]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