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吴敬琏
中国经济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吴敬琏(1930年1月24日—),男,江苏武进人,生于南京,中国经济学家,任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生平
1941年,小学毕业后,吴敬琏考进重庆南开中学。[2]吴敬琏1946年考入金陵中学[3],1949年进入金陵大学[4],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入学后转入金陵大学经济系[5]。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转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4年毕业[5][6]。
1955年到1956年随阿·毕尔曼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7],1956年到1957年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7]。1976年以后,他进入了工作最紧张、成果最丰硕的时期[7],1982年和别人合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和《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等文章,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7]。1983年至1984年7月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调查研究[7]。
著作
吴敬琏出版著作40余种。如:
- 《经济改革问题探索》1987中国展望出版社
- 《通向市场经济之路》1992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构筑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1997中国经济出版社
-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2007三联书店
- 《影子里的中国》2013江苏文艺出版社
- 文集
- 《吴敬琏自选集》学习出版社 / 2008-12
- 《吴敬琏文集》 上中下,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3-04
- 《吴敬琏改革文选》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 / 2021-01
社会兼职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 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 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奖项
观点与言论
评价
吴敬琏为争议人物,评价两极,有人称为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也有人称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破坏分子”,亦有称之为风向变色龙。
- 曾有中国共识网刊文称吴敬琏是个变色龙,六四事件发生前的1988年大赞赵紫阳而大贬李鹏,但六四事件刚结束,吴敬琏就写文批判赵紫阳[11],使李鹏如获至宝,印发中直机关干部阅读,但吴不承认他写过这篇文章。当时,邓小平一句“不争论”使批赵派停止攻击赵紫阳,吴敬琏的檄文也没有扩大散发。[12]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新城,2018年曾在共产党标志性刊物《求是》杂志上点名批评,认为吴敬琏等“张五常之流”本质是“赤裸裸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分子”,总是希望国企往民营化越走越远,最好有一天没有国企,却忽略一个国家有比所谓效率更重要的其他价值,例如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指挥权、防止外国人掌控要害部门、牺牲公司营收以照顾底层人民等等,非金钱数字能衡量的价值。[13]比如美国虽然看似巨大的经济体与财富,但政府却掌握的极少,大量财富与权力在私人企业手中,导致美国无法发动一带一路之类的大型计划扩增影响力,动辄还有市政府破产连消防车都买不起,而美国总统也沦为四处在国际上勒索找别国要钱,导致全球地位和形象的下滑。而张五常、吴敬琏等人整天只爱谈单一企业的营收、效率云云,忽略国家的其他价值。[14]
Remove ads
家庭
母亲邓季惺是报人,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都是《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办人。[15]
女儿吴晓莲,美籍心理学家。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