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丰林 (人权运动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丰林英语:Paddy Chew Hong Lim;1960年3月29日-1999年8月21日)是新加坡首位公开自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的患者。

事实速览 周丰林, 英文名 ...

生平

早年生活

他曾就读于圣斯德望学校和圣伯特理中学校,之后成为一名空服员。他在新加坡航空工作了十三年,离职后加入新加坡首个变装歌舞表演场——Boom Boom Room。

早期病况恶化

在他作为空服员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周丰林并不了解HIV或AIDS,也从未使用保险套。直到1986或1987年,他开始听闻这种疾病,才开始实行安全性行为。但他仍于1995年,也就是离开新航两年后病倒。他的住院护理人员对这种病症缺乏经验,甚至未能及时察觉他患有念珠菌症,最后由他自己作出诊断。他被安排进行一连串常规的医疗检查,最终在他自己的要求下才接受HIV检测,而医生当时并不情愿。

确诊后,他对终于找出病因感到松了一口气。他随后前往布鲁塞尔接受当时新加坡尚未提供的治疗,但到了1996年,他已经失去了45%的体重,健康迅速恶化。

因为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也担心一旦病情曝光会对工作场所造成负面影响,他最终离开了Boom Boom Room。

公开身份

1998年12月12日,在新加坡第一届全国艾滋病会议上,周丰林成为首位公开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新加坡人[3],但他并不是新加坡第一位艾滋病患者[4]

公众关注

他一夜之间成为公众人物,接受了大量访问,无论走到哪里都吸引目光。他的肖像与谈论新加坡艾滋病状况的言论被刊登在本地与外国的报刊杂志上。他的公开身份引发争议。有《联合早报》专栏作家批评他是滥交的双性恋者,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想出风头。

对于这些指控,周丰林反驳道:

“如果是因为赢得环球小姐、当歌手、长得漂亮而出名,我不介意,好吗?谁会想因为得了艾滋病而出名?拜托……我见过太多艾滋病患者死去。他们多数孤独地死去。没有人温暖他们、照顾他们。他们还没准备好死去——你从他们的眼神就能看出来。我告诉自己,我必须为自己,也为这个使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将来的病患开辟一条路,让他们不再那样死去。”

《Completely With/Out Character》

1998年,周丰林开始创作一出名为《Completely With/Out Character》(意译:全然有/无角色)的个人自传式独脚戏,这是他的首部戏剧作品。最终版本由The Necessary Stage制作,由Haresh Sharma撰写,Alvin Tan执导,于1999年5月10日至17日在戏剧中心(The Drama Centre)上演。每场演出结尾,周丰林都会脱至只剩短裤,举起双手,让观众直视他因病而极度消瘦的身体,随后开放坦率的问答环节。该剧所有收益皆捐给他长期参与的慈善机构“关怀艾滋行动”(Action for AIDS, AfA)。《海峡时报》诗人兼剧作家亚非言在评论中称此剧为“最极端形式的纪实剧场(docu-theatre)”,写道:“观众获得了一项特权,亲眼见证一出戏——如同其主角——对自身短暂生命的深刻自觉[5]。”

周曾公开表示希望能写一本书并在欧洲来一趟最后的旅行,但这些愿望最终未能实现。1999年6月,他的健康急剧恶化,需入院接受治疗,入住毛廉路的传染病中心(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re, CDC),距离他过世仅两个月。

在2015年的M1新加坡艺穗节上,艺术家罗子涵创作了名为《With/Out》的表演装置,向周丰林的《Completely With/Out Character》致敬[6]。卢致瀚对《海峡时报》表示:“作为一个酷儿,我一直受到Paddy坚毅精神的启发。我经常思考,如果是我处于他的位置,我是否也有勇气像他那样站出来。”《With/Out》也首次公开播映了原剧三场演出的录影片段[7]

Remove ads

逝世

1999年8月21日清晨6时15分,周丰林因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在CDC病逝,距他最后一场戏剧演出结束仅三个月[8]

他临终时,妹妹(未具名)与The Necessary Stage艺术总监Alvin Tan陪伴在侧。陈瑞良致电媒体,希望协助通知周丰林的朋友们参加他的葬礼,该仪式于当天下午3点45分在翡珑山火化场第二礼堂举行。周丰林的家人请求前来者:“不要送花圈,不要悲伤落泪,不要穿黑衣,请穿得华丽一些。”

葬礼

在翡珑山火化场第二礼堂里,响起了舞曲,前来悼念的人们身穿红、蓝、粉红与橘色衣服。根据新加坡的规定,艾滋病患者去世后必须在24小时内下葬或火化,因此周丰林的葬礼于当天下午举行,约有80人出席。

他的妹妹Jessie(37岁)在简短的悼词中说:“他希望所有人都来,最好穿红色,跟他一起开派对。”她表示哥哥始终精神饱满,一直奋战到最后一刻。

现场还有他的两位年长手足出席——Shirley(53岁)与Edwin(52岁)。另一位妹妹Joanne(41岁)则居住在国外。Boom Boom Room的董事总经理Alan Koh与一位老朋友Audrey Fegen也发表了悼词。

葬礼由罗马天主教神父Augustine主持,仪式持续不到半小时。从小学一年级起便与周丰林相识的朋友Calvin Tan(38岁)说:“他在星期五晚上八点情况已非常危急,但他是一个战士。他从晚上八点坚持到今天清晨六点。他拒绝放弃。”

“关怀艾滋行动”主席Roy Chan副教授从1995年周丰林确诊以来就认识他,并与他合作多项艾滋病宣导活动。他说:“Paddy是个非常敢言的人。他有极大的勇气做出那些事情。他无私又勇敢。他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社会。”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