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达清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和达清夫(1902年9月8日—1995年1月5日),日本早期的地震学家,歌人,首任气象厅长官。以研究深层地震闻名。
Remove ads
生平
和达清夫生于名古屋市,祖父是第五任仙台市市长,并且曾任日本东北地方一家银行的总裁[1]。和达清夫于192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物理学系之后进入中央气象台(日本气象厅前身)任职,1932年获得东京帝国大学理学博士。之后曾担任末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和改制后的首任日本气象厅长官。并且曾经担任日本学术会议议长、埼玉大学校长、日本学士院院长等职务。1995年在东京都逝世。
研究
和达清夫以研究隐没带的深层地震而闻名,和达清夫在研究日本列岛的深层地震后[1],和胡戈·贝尼奥夫各自独立发现了贝尼奥夫带[2]。而和达清夫研究深层地震时所绘的P波到达时间和S波与P波到达时间差值的关系图被称为和达图[3]。和达清夫在1928年的一篇关于浅层和深层地震的论文比较了地表下最大位移和震源与震中距离的比较,促使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里氏地震震级[4]。
荣誉与奖项
代表性著作
- The "Bulletin" interviews: reprints of the 32 interviews with eminent personalities in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that appeared in the WMO bulletin between 1981 and 1988; Hessam Taba,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S. 217
- International Who's Who, 1983-84; Band 47; Europa Publications, 1983, S. 1436
- Hirono Takuzo: 'A Tribute to the Memory of Wadati Kiyoo; Newsletter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6, no. 6 (1995): 35–36
Remove ads
家庭
儿子和达三树是物理学家[5]。
参见
- 地球物理学家列表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