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咱台湾
台灣日治時期台語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咱台湾》是一首台湾日治时期的流行歌,词、曲皆为政治运动家蔡培火所作,完成于1929年。后来于1933年至1934年期间,本曲由古伦美亚唱片灌制并发行,由奥山真吉配乐、歌手林氏好演唱,赞颂美丽的台湾家园[1][2]。本曲与《台湾自治歌》齐名,皆为蔡培火的知名词曲作品[3]。《咱台湾》的歌词中,充满了对台湾地理的介绍,包含了台湾的山海特色、日月潭及阿里山、草木动植物多样性、西接中国福建省与北邻日本九州等。另外,对于台湾历史、人文及族群也有所着墨,如歌曲提到台湾明郑时期开始的一系列开垦与建设等。
歌词赏析
《咱台湾》共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描述台湾的景观,包含了台湾的山海特色、日月潭及阿里山,还有草木、动植,提到了水田边的白鹭鸶、水牛背上歇息著乌秋;第二段前半描述台湾是宝库,因为有丰富的物产,大树林立有如金银,有采茶唱山歌的年轻人,一年双收的稻子割不完,鱼和水果比土还要多;后半提到先人的开垦,感谢上天的眷顾。第三段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西接中国福建省、东北邻日本九州,接着提到原住民,期待大家和平相处,定能成为东方瑞士[2][4][5]。
改编
终战后,舞蹈家蔡瑞月从日本学成返台,就在船上以《咱台湾》创作现代舞“咱爱咱台湾”[3]。后来音乐家萧泰然将本曲改编成以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声乐与钢琴为编制的乐曲,并修改第二、三段歌词[6]。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