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利法克斯爆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利法克斯爆炸发生在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法国货船勃朗峰号满载炸药,与挪威船舶SS伊莫在连接哈利法克斯港与贝德福德洼地的海峡相撞[2]。勃朗峰号上发生火灾,大约二十分钟后船上的炸药爆炸,摧毁哈利法克斯列治文区,并触发18米高海啸。大约有2000人死于海啸,火灾和建筑物倒塌,近9000人受伤[3]。哈利法克斯爆炸是核武器发展前最大的人造爆炸[4],约2900吨TNT炸药当量。1918年5月,达尔豪西大学教授霍华德·L.布朗森估计爆炸约2400吨TNT炸药当量[5]。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2年2月7日) |
勃朗峰号货船奉法国政府命令,将货物从纽约市途径哈利法克斯运往法国的波尔多。大约在当天上午8点45分,勃朗峰号以一节的速度与挪威货船SS伊莫号相撞,该船由比利时救济委员会租用,前往纽约接运救济物资。由于撞击使得勃朗峰号上存放在甲板上的装有苯的桶泄露,泄露出的苯蒸汽又被撞击产生的火花点燃,导致了船上迅速燃起了大火。在大约燃烧了20分钟后,大火引发了爆炸。
事后有目击者指出见到附近有德国潜艇的潜望镜,故有传为德军偷袭,但此事无法证实,也随德国战败而不了了之。但二战时加拿大海军却曾在附近击沉另一德军潜艇,亦因此此事为德军偷袭的传言仍流传在该地。
Remove ads
背景
在哈利法克斯港两边有两座城市,西岸为哈利法克斯,东岸为达特茅斯。到1917年,哈利法克斯港已成为前往英国和法国商船船队的主要集结点。哈利法克斯港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北美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战时贸易中心,因此哈利法克斯曾经在一战期间十分繁荣。
1880年,哈利法克斯深水码头竣工,这增加了海上贸易量,也促进了地区的发展。但由于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使得当地企业难以与加拿大中部企业进行竞争,当地开始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英国驻军于1905年底和1906年处陆续离开这座城市。1907年,港口被出售给加拿大,开始成为加拿大造船厂。该船坞于1910年成立后开始成为加拿大皇家海军的指挥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加拿大政府开始对港口建设进行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使得哈利法克斯重新崛起。由于加拿大皇家海军几乎没有自己的适航船只,英国皇家海军决定,重新采用哈利法克斯港口作为其在北美东岸的行动基地,从而达到维护大西洋贸易航线的目的。1915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哈利法克斯港正式开始由加拿大皇家海军接管。到1917年,哈利法克斯舰队变得空前壮大。
Remove ads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