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桑·纳斯鲁拉和哈希姆·萨菲丁的葬礼
真主黨領導人的集體葬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欧时间2025年2月23日,黎巴嫩武装政治组织真主党第三任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和真主党首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哈希姆·萨菲丁的集体葬礼在黎巴嫩贝鲁特的卡密拉·夏蒙体育城体育场举行[2][3]。纳斯鲁拉于2024年9月27日在哈雷特赫赖克的地堡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五个月后才举行正式葬礼。而萨菲丁在纳斯鲁拉被击毙后曾短暂成为真主党事实上的领袖,直至2024年10月3日同样遭以色列暗杀身亡[4]。《美联社》报导指,这场葬礼是黎巴嫩近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3]。
背景
在2024年9月以色列对黎巴嫩的空袭行动中,纳斯鲁拉于9月27日在贝鲁特哈雷特赫赖克的真主党总部遭空袭身亡[5]。他的遗体在葬礼前暂时安置于秘密地点,待正式仪式后,将安葬于贝鲁特机场路的一处指定墓地,而哈希姆·萨菲丁则将葬于他的家乡代尔卡努恩纳赫尔[6][7][8]。
纳斯鲁拉的副手纳伊姆·卡西姆成为其继任者。
葬礼

纳斯鲁拉的葬礼筹备工作持续数月。《Al-Manar》报导指,仪式由一个最高委员会统筹,并划分为十个小组负责各项细节,专责安保、现场后勤与国际联络等事务,整体动员超过20000名人员参与协调。最终,活动地点选定为废弃的卡密拉·夏蒙体育城体育场,举行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5时30分[9]。
活动包括送葬队伍穿越贝鲁特市区、真主党总部的追悼仪式、政治与宗教领袖致词,以及在主要清真寺举行的丧礼祈祷。灵柩经由贝鲁特新旧机场路运送,期间实施严格安保措施,包括道路封锁、黎巴嫩武装部队与真主党人员的重兵部署[9]。媒体报导方面,由纳赛尔·阿赫达尔领导的媒体委员会负责[9]。据报导指,这场大规模葬礼吸引数十万人参与[3]。来自7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葬礼也获得国内外媒体广泛报导[10]。参与者人数估计在45万至140万之间[1]。
Remove ads
出席者
黎巴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指派黎巴嫩劳工部部长穆罕默德·海达尔代表其出席葬礼,而黎巴嫩议会议长纳比·贝里则代表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12]。出席的黎巴嫩政治人物还包括马拉达运动领袖苏莱曼·弗兰吉耶、前总统埃米尔·拉胡德以及黎巴嫩民主党主席塔拉勒·阿尔斯兰[13]。
来自抵抗轴心的多个组织也派出大型代表团赴会,包括胡塞武装与人民动员[14]。伊斯兰议会议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加利巴夫亲自出席,而伊朗外交部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则代表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参加[13]。
反应
此次葬礼在真主党支持者间掀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响应“我们坚守誓约”的口号,并期望纳斯鲁拉的墓地能成为朝圣之地。另一方面,作为真主党的政治对手,黎巴嫩力量则认为,纳斯鲁拉的下葬象征着真主党的衰落,尤其是在该组织近期陷入军事与政治困境的背景下[15][16][17]。
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于葬礼举行期间,在总统府会见了由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加利巴夫率领的伊朗代表团。奥恩在会谈中强调,黎巴嫩已经厌倦被卷入域外冲突,并认为国家团结是抵御挑战与外部威胁的最佳方式。他同时重申,黎巴嫩在捍卫巴勒斯坦事业上付出了巨大代价,并将持续支持“两国方案”。加利巴夫则表示,伊朗尊重黎巴嫩的任何决定,并承诺协助黎巴嫩进行战后重建,以减轻该国因冲突而遭受的损失[19]。
伊朗确认将以最高层级参与纳斯鲁拉的葬礼,并派出高级官员出席。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梅尔·巴卡伊表示,德黑兰希望借此机会向外界展示对真主党的强力支持[20]。
也门新闻部部长穆阿迈尔·艾里亚尼则呼吁黎巴嫩政府逮捕计划出席葬礼的胡塞武装领导人,并强调,他们的行动“不只是单纯参加葬礼”,而是试图在遭受袭击后“重建伊朗轴心的势力”。艾里亚尼进一步指出,这些行动与近期针对商业船只及油轮的袭击密切相关,对区域与全球安全构成威胁。他敦促黎巴嫩政府采取强硬立场,将胡塞武装成员引渡回也门,并阻止黎巴嫩成为他们的避风港[21][22]。
以色列国防军的阿拉伯媒体发言人阿维凯·阿德拉伊则在社群媒体发布影片,评论纳斯鲁拉的葬礼。他在影片中质疑:“今天是哈桑·纳斯鲁拉的葬礼,他的支持者正在哀悼。但请问,他们究竟在哀悼什么?是在哀悼那个让黎巴嫩变成失败国家的男人?那个为了伊朗利益而牺牲你们未来的人?还是那个摧毁经济、分裂国家、并将黎巴嫩拖入无休止战争的人?自从纳斯鲁拉掌控真主党以来,黎巴嫩除了崩溃,一无所有。这个国家已被所谓的‘伊斯兰革命’计划绑架[23]。”
Remove ads
参见
- 卡西姆·苏莱曼尼的葬礼
-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之死及国葬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