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尔迪

印度尼西亚政治人物(1918—199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爾迪
Remove ads

哈尔迪印尼语Hardi,1918年5月23日—1998年4月23日),已故印度尼西亚政治人物,于1957年朱安达内阁就职后担任副总理,至1959年离职,此外还担任过人民代表会议议员(即国会议员,1956年-1968年)、印尼驻越南大使(1976年-1979年)等职务。

事实速览 哈尔迪Hardi,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副总理 ...
Remove ads

生平

哈尔迪在1918年5月23日生于荷属东印度中爪哇省巴蒂县英语Pati Regency,拥有加查马达大学的法学士学位。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一年后他开始在巴蒂府衙任职,至1945年卸任,之后他还在阿达特习惯法)调查所工作了一段时间[1][2]

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后,哈尔迪以公务员的身份,奉派到中爪哇省和印尼共和国的临时首都日惹工作,期间先后在经济事务部和内政部任职,并于1950年获得政府奖学金,到英国进修一年,直到1953年才离开政府,转到私人企业工作。他在1946年加入印度尼西亚民族党,之后先在1953年担任雅加达省议会英语Jakarta Regional People's Representative Council议员(任期至1954年),然后在1955年代表民族党参加立法选举,当选雅加达区的人民代表会议议员(即国会议员)[1][2]

自此之后,哈尔迪在国会里担任民族党派系(党团)的主席[1],被视为政坛的明日之星[2]。1957年,哈尔迪加入朱安达内阁,担任副总理,在1957年4月9日就职[3]。在此期间,他曾率领代表团(后称为“哈尔迪代表团”),代表印尼政府到亚齐和“伊斯兰之家英语Darul Islam (Indonesia)”运动的民兵进行谈判,最终政府在1959年5月准许亚齐成立特区,保留伊斯兰教法的地位[4]。1959年,苏卡诺总统解散制宪议会,推行有领导的民主体制英语Guided Democracy in Indonesia后,哈尔迪也和朱安达内阁一起辞职。

1967年苏哈托上台后,哈尔迪先在1968年离任国会议员[3]:695,转任最高评议院英语Supreme Advisory Council委员[5],然后在1970年辞去人民协商会议议员的职务[6]。在这段期间,民族党也在中爪哇省三宝垄召开党大会,免去哈尔迪的中央领导委员会第一主席职务[7],把他逐出领导团队,但仍然保留党籍;1973年民族党并入印度尼西亚民主党英语Indonesian Democratic Party后,他也成为了民主党党员[2]

1976年,哈尔迪获任命为印尼驻越南大使,至1979年卸任[2][8]。1970年代,苏哈托经常任命军官担任驻外大使,却没有派军官出使越南;向哈尔迪解释原因时,他说他“还不能够派军官或者专业外交官担任驻河内(越南)大使。”[9]:334。出使越南期间,印尼政府希望越南能够阻止难民潮,以及从柬埔寨撤军,越南同意了前一点[10]九三〇事件之后,部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印尼共)党员以“印尼共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在中国大陆活动[11];1976年,越南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南语Đại hội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 IV,并计划邀请“印尼共中央代表团”派员参加四大,但被哈尔迪循外交途径劝阻,结果越共取消计划,哈尔迪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在这个问题上,越南实行的是“两面政策”,也就是越共承认印尼共,而政府不承认。四大之后,越南政府疏远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中越关系开始倒退,越南与印尼的关系则得到改善[9]:334-335

哈尔迪的妻子拉斯米佳·哈尔迪(Lasmidjah Hardi)在1998年3月10日逝世,他本人则在同年4月23日于雅加达逝世[2]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