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维兰彗星型
一种英国研发制造的喷气式民航客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哈维兰“彗星”(De Havilland Comet,D.H 106)是由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发的喷气式客机。亦是全球首款以喷射引擎为动力的民用飞机,外表以0.5毫米的铝制蒙皮包覆,且可飞行至10000米高空(大概为33000英尺)。该型飞机问世使当时英国成为世界航空界的翘楚。本机也因战后兴起的旅游风气而大放异彩。
Remove ads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人试图将当时的新技术喷气式引擎用于民用飞机,德·哈维兰公司也获取了德国对后掠翼空气动力学研究资料。1946年,德·哈维兰公司开始研制喷气客机,并命名为“彗星”。这是第一种以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民用客机,在当时被认为是革命性的突破。 1949年7月27日,彗星型客机测试原型机首飞。彗星型客机采用了当时的最新技术,被认为是当时最先进的客机。

该型机于1952年在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投入运营服务。1952年5月2日,当彗星1型投入从英国伦敦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航班服务时,轰动了世界。这种高速客机令飞行成为奢华享受。此后,德·哈维兰公司也在商业上的成功当中获得了许多资金,并且又能够对彗星型客机进行了许多改进,研发并推出了使用劳斯莱斯Avon引擎的新机型彗星二型和三型,并且拥有了更高的载客量和更远的航程。因此在这时当中就有许多航司(包括当时著名的泛美航空)都采取了下订单的计划。[2]
然而,彗星却在此期间接连发生了好几次的事故,造成了一些伤亡。1952年10月26日,一架注册编号为G-ALYZ的英国海外航空彗星型客机在罗马-钱皮诺机场起飞时冲出跑道并坠毁,导致2名乘客受了轻伤,其后在1953年3月3日,一架注册编号为CF-CUN的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彗星型客机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前往澳大利亚时坠毁至明渠路堤,机上5名机组人员和6名乘客全部遇难。经过了这两次事故之后调查组认为都是机组人员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因此之后生产商德·哈维兰又对许多彗星型客机的机翼做出了一些调整。然而却在1953年至1954年间接连发生了更严重的空中解体事故,1953年5月2日英国海外航空783号班机空难因恶劣天气加上当时机身设计还存在许多缺陷导致金属疲劳在空中解体并坠毁,机上所有人员(共43人)全部罹难,其后又在1954年1月10日英国海外航空781号班机也因同样原因在地中海上空发生爆炸解体,机上29名乘客(包括10名小孩)及6名机员共35人全部罹难。经过这两次严重空中解体事故之后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紧急停飞了自家的所有彗星型客机,并且当时只是认为飞机爆炸解体的原因是因为引擎故障或机舱失火,之后又对彗星型客机进行了60多项改良,当中主要是引擎及机上防火系统,并且预计在2个月后(同年3月)复飞。同年4月8日,在南非航空201号班机上,彗星型客机再度因同样的原因而发生空中解体事故,机上29名乘客(包括10名小孩)及6名机员全部罹难无人生还,经过这一次严重空中解体事故之后彗星型客机的适航证被吊销,全世界彗星客机全部停飞,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3]
1955年2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详细指出彗星型客机意外原因,提出了若干改善飞机设计的建议,防止日后重蹈覆辙。其后彗星型客机生产商德·哈维兰跟进,将许多彗星式客机的方形窗户改成圆形窗户,并且在1958年再推出哈维兰彗星四型。虽然从此没再发生同类型的意外,可是,在之前的连串严重空难的阴霾下,彗星式改良型飞机得不到客户垂青,令德·哈维兰陷入财政困难。其后,彗星飞机只能获得小部分客户,如马来亚航空(新加坡航空前身)、英国欧洲航空、丹航空、英国皇家空军的订单。

针对哈维兰彗星型的设计问题,1958年正式投入服务的波音707客机,比彗星式更先进。它所采用的后掠翼与流线型的机身,比彗星型更能承受高速飞行下的空阻。而波音707更大的载客量、更远的航程和更低营运成本,都令哈维兰彗星型客机望尘莫及。最终令哈维兰彗星型客机于1964年停产,服役中的彗星型客机,更于60年代中期陆续退下航线,直到1981年间,仍有极少量彗星型客机仍在服役,而当中最后一架也于1997年正式退役。
Remove ads
结构
- 机组人员:4(包括3名驾驶员和1名空乘人员)
- 乘客:56-109
- 长度:34m
- 翼展:25m
- 高度:9m
- 净重:34200公斤
- 荷重:39270公斤
机型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2年5月15日) |
彗星-1型 | 使用于1949-1954年,由于空难事故,导致停航 |
彗星-2型 | 启用于1953年八月,有更大的机翼,和更多储油量 |
彗星-3型 | 类似于彗星二 |
彗星-4型 | 彗星-3型的升级版本,也是最大的彗星型客机,长度约等于后来的波音737 |
彗星-5型为彗星-4型的升级版本,拥有更大的机身以及2+3座位排列方式,并能以更快的速度飞行(使用劳斯莱斯康威的引擎)。由于没有英国运输部的支援,因此彗星-5型并没有被制造。[4]
飞行事件
彗星型客机在长达40多年的运营历史中,共发生了25起航空事故,其中包括13起致命事故,造成492人死亡。[5]
- 1952年10月26日,一架英国海外航空哈维兰彗星客机(注册编号:G-ALYZ)在罗马-钱皮诺机场起飞时冲出跑道并坠毁,导致2名乘客受了轻伤。
- 1953年3月3日,一架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哈维兰彗星客机(注册编号:CF-CUN)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前往澳大利亚时坠毁至明渠路堤,机上5名机组人员和6名乘客全部罹难。
- 英国海外航空783号班机空难 - 1953年5月2日,一架英国海外航空哈维兰彗星型客机(注册编号:G-ALYV)从印度加尔各答起飞后,因恶劣天气加上当时机身设计还存在许多缺陷导致金属疲劳在空中解体并坠毁,机上所有人员(共43人)全部罹难。
- 英国海外航空781号班机空难 - 1954年1月10日,一架英国海外航空哈维兰彗星型客机(注册编号:G-ALHJ)由罗马飞往伦敦时同样因机身设计还存在许多缺陷导致金属疲劳空中解体并坠毁于地中海,机上29名乘客(包括10名小孩)及6名机员全部罹难,导致该航空公司停飞该机型两个月,并且进行了60多次的改良,主要是引擎及机上防火系统,并且预计在同年3月复飞。
- 南非航空201号班机空难 - 1954年4月8日,由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该公司总裁保证不会出事后数周,南非航空哈维兰彗星型客机由罗马飞往开罗的班机又坠毁于地中海,机上共有21名乘客罹难,原因如同前几次的因机身设计还存在许多缺陷导致金属疲劳,事故之后当时全世界所有彗星客机都相继被吊销适航证停飞,并且英国调查组人员也开始展开了许多调查。
- 阿根廷航空322号班机空难 - 1961年11月23日,一架哈维兰彗星型客机-4型 (comet4) 执行此班机时,因机组人员失误导致飞机起飞后不久撞到数棵桉树后坠毁,机上40名乘客及12名机组人员不幸全部罹难。[6]
- 阿拉伯联合航空869号班机空难 (1962年) - 1962年7月19日,一架只有3个月机龄的哈维兰彗星型客机-4型 (comet4) 执行此班机时,因机组人员失误导致飞机撞山,机上共26人全部罹难。[7]
- 阿拉伯联合航空869号班机空难 (1963年) - 1963年7月28日,一架注册编号为SU-ALD的哈维兰彗星型客机执行此班机,在孟买机场降落时坠海,导致机上63人全部遇难,由于没有残骸被打捞上来,机组人员在飞机坠海前也没有报告任何问题,此次空难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原因是在强气流及大雨中转弯以致失控坠毁。[8]
- 塞浦路斯航空284号班机空难 - 1967年10月12日,一架哈维兰彗星型客机(DH-106型)于地中海上空爆炸,机上66名乘客全部遇难,原因不明,可能出于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
- 1970年丹航空彗星型客机空难 - 1970年7月3日,一架哈维兰彗星型客机坠毁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造成112名乘客死亡,原因可能出于机组人员失误。
Remove ads
经由英国官方调查组研究发现,飞机方形舷窗的四个角在反复加压下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使该处蒙皮提前发生金属疲劳而开裂,裂缝不断蔓延至铆钉处导致飞机解体,这一项在这之前尚未了解,之后还发展出了一种较新的结构设计理论损伤容限。后续改进的彗星型客机及其它喷气式民航机都将方形窗户设计成圆形窗户或将采用圆角来避免同类型事故再次发生。但也因由于之前该类型的严重事故,彗星客机的改进型最终没有重新得到其他客户的重视与认可,彗星型客机的订单量也逐渐减少,令德·哈维兰公司陷入财务困难,无法再得到英国运输部支援开发新机型与其竞争对手抗衡,导致彗星于1964年停产(原先计划开发的彗星5型也因这个原因而被取消),因而公司也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霍克薛利公司合并,后来也随该公司与英国宇航公司一起被合并。
展出的飞机
注:仅部分现今完整保存的机型,更多展出的机型请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哈维兰彗星型
- 一架唯一完整的彗星1型保存在施洛普郡米德兰皇家空军博物馆,涂装为英国海外航空,注册号码为G-APAS。[9]
- 一架涂装为丹航空、注册号码为G-APDB的彗星4型保存在英国剑桥郡杜克斯福德帝国战争博物馆。后来这架彗星4型换成了英国海外航空并被移动到博物馆内。
- 一架涂装为丹航空、注册号码为G-BDIX的彗星4型保存在英国苏格兰东福琼国家飞行博物馆。[10]
-
换成了英国海外航空并被移动到博物馆内的彗星4型
在流行文化中
在1952年电影《一飞冲天》中出现了一架彗星型客机。[11]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