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问责不问责:巨星汇的真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問責不問責:巨星滙的真相
Remove ads

问责不问责:巨星汇的真相》(No Minister & No, Minister: The True Story of Harbour Fest)是香港前投资推广署署长卢维思于2009年11月出版的英文著作,书中揭露2003年维港巨星汇事件内幕,卢维思称自己是维港巨星汇的代罪羔羊,要负责任的该是梁锦松唐英年马时亨等人。[1]

事实速览 问责不问责 巨星汇的真相, 原名 ...
Remove ads

写书意念

卢维思表示写书意念源自公务员事务局对他的纪律聆讯。当局禁止他的律师参与聆讯,又不提供聆讯笔录,只提供聆讯录音带,但那些录音带却完全听不清楚,所以他要把“这些荒唐不公的情况”写出来。[2]

书名意思

本书书名是借用英国讽刺政治的情景喜剧《Yes Minister》的剧名。No Minister指“没有局长”,即事件至今仍无法搞清哪一位问责局长需负责;而后半No, Minister指公务员要向任命的局长敢于说“不!”。[3]

封面设计

《No Minister & No, Minister》的封面是小湾鳄贝贝问卢维思因何被囚,卢解释说,“他和贝贝一样,都被特区政府“追捕”,一度因莫须有罪名成为笼中鸟阶下囚,但最后重获自由。 ”[2]

出版争议

卢维思在香港亚洲电视时事纵横》访问中指香港政府曾以保密规例,意图阻挠该书出版。[4][5]公务员事务局则指“公务员在离开岗位后受管制期间出书,属于‘退休后工作(post-retirement employment)’,须事先申请及获得批准。”[6]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