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严裕棠

中華民國商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严裕棠(1880年10月16日—1958年10月18日),光藻祖籍江苏省吴县(苏州市志记载其原籍安徽[1]),中华民国企业家、裕隆集团奠基者,为中国近代民族机器制造业先驱、上海“棉铁之父”。[2]裕隆汽车创办人严庆龄父亲、前董事长严凯泰(养)祖父。

事实速览 严裕棠, 号 ...

生平

早年背景

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十三,严裕棠生于上海市静安寺路后严家宅,洋行买办家族出身,父亲严介廷是英商自来水厂的小买办、叔父严介坪为英商老公茂洋行买办。因父辈能接触洋人,严裕棠自幼略识英语,并师从于颜惠庆黄锡宝。19岁时经叔父介绍于英商老公茂洋行打工,后任洋行主庇亚士的私人助理。其后他代表父亲以债权人身份进公兴铁厂从事跑街工作。严裕棠擅于招揽生意,并在协助厂主与外商交易中解决了很多难题而深得厂主信任,但终因其私下捞钱触怒老板而离开公兴铁厂。 [3]

创业

1902年,严裕棠与铜匠出身的褚小毛合伙资本银7500两创办“大隆铁工厂”为几家中外丝织厂和轧花厂做修理工作。该厂分为三股,严裕棠占二股、股金由父亲和岳父钱恂如垫借,后再分期归还。严出任工厂经理,负责对外招揽生意;褚小毛担任副经理主理内部事务,创办初期设工场于杨树浦太和街梅家弄,共雇用工人七人、学徒四人。次年由老公茂洋行庇亚士协助设计并代向国外订购机器,经营为外轮修理配机件业务,迁址至平凉路西口新厂,厂址占地二亩半,有铁皮木板平房12间,工人、学徒增至50人左右。1906年,褚小毛撤走股份,大隆归严裕棠独资经营。[3]1907年以后,大隆工厂内部管理由其妻子负责,严本人主理对外联系业务,期间开始承接英商自来水厂和汉口自来水厂的管道和阀门制造工作,之后事业版图逐渐移转至纺织机件修配生意。[4]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兴起,大隆乘机扩大纺织厂生产规模建造新厂。1920年,严裕棠指定长子严庆祥出任厂长,承制纺织机的全部传动装置,并尝试制造各种小型机器,时有大小机床100部、工人和学徒300余人。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在内外势力压制下多数发展停滞乃至破产,大隆因有严裕棠另外经营房地产为后盾得以继续发展。1918年以后,严裕棠拉拢英国日本商人扩大其房地产经营,并持有多栋里弄房屋、公寓和楼房以收获租金。1922年,大隆开始仿制棉纺织机。1925年租办“苏轮纱厂”,次年正式投入纺织机制造。 1927年,严裕棠组设“光裕营业公司”总管大隆、苏轮两厂并自任总经理、长子严庆祥为副总经理。[5]同年底仰仗杜月笙支持,正式买进“苏轮纱厂”加以扩建,以三子严庆祺为厂长并由大隆供应机器设备,两年后陆续新设纱厂和织布厂各一所。1928年,分设车床工段、刨床工段、装机间和设计室以适应装备苏纶纱厂的需要。次年设置分厂和农具传习所,除了制造纺织机外还生产引擎、农具,两三年间即生产各式农业机器达千余台,年销近300台。1931年时,营业额曾达80万两。[6]

1932年,严裕棠四子严庆龄德国留学归来出任大隆厂长、次子严庆瑞任经理,1934年收购上海“隆茂纱厂”更名为“仁德纱厂”,并投资常州“民丰纱厂”、戚墅堰通成毛纺厂、郑州“豫丰纱厂”、江阴通仁棉毛厂,成为上海、苏南著名实业家。形成严氏棉铁联营企业,其企业发展到顶峰。至1937年,大隆资本总额达五十万法币,雇工一千三百多人。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失陷,大隆厂为日本军占领,由日商内外绵接管,更名为“内外铁厂”,后又改称“大陆铁厂”,专为日军生产军火。1938年,严庆龄以大隆库存器材在租界开设“泰利机器厂”,并投资常熟开设小型纱厂。开办利达重工业银行。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陆铁厂由中华民国经济部作为敌产接收,改为资源委员会上海机器制造厂第一厂,1947年由严氏赎回经营,复名为“大隆”,同时合伙开办苏州纱厂、香港怡生纱厂。[7]

晚年

Thumb
严裕棠墓

1948年,国共关系恶化,严裕棠即率其次子严庆瑞、三子严庆祺、四子严庆龄和女儿严庆怡逃往香港后转赴巴西,嗣后侨居巴西六年。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大隆、泰利等厂部分机器由四子严庆龄、媳吴舜文运往台湾成立“裕隆铁工厂”及“台元纺织厂”。严裕棠晚年则屡为心脏宿疾所苦,1958年9月在心脏健康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不顾医嘱,携带氧气筒乘机返国,并决定要长期卜居台湾。同年10月18日,严裕棠在台北因支气管炎及心臓并发症病逝,在善导寺设奠祭吊后移灵安葬于阳明山第一公墓[8]

身后

严裕棠身故后,家族遵照老夫人严钱则予的训示,捐出新台币100万元作为基金设置“严裕棠先生纪念奖学金”,分发予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台北工专东海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中原理工等九校,每学期受奖学生择优选70名。[9]

褒扬令

1959年4月2日,总统蒋中正明令褒扬严裕棠,由总统府秘书长张群代为颁发褒扬令、四子严庆龄代表领受,是中华民国总统褒扬工业界人士的首例,总统令全文如下:[10]

  吴县严裕棠,禀性忠纯,急公好义,六十年来,率以振兴实业,促进生产为职志,而于教育、文化及救济事业倡导输将,不遗余力,沾被既广,令誉弥彰。抗战期间,协运战区物资,维护社会金融,尤征卓识。赤匪祸国,义不共天,归抵台员,俄惊溘逝,弘规未竟,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以表遗徽,而昭激劝。此令。

总   统 蒋中正    
行政院院长 陈 诚    

家庭

严裕棠与妻子严钱则予共育有六子一女,分别为长子严庆祥、次子严庆瑞、三子严庆祺、四子严庆龄、五子严庆禧、长女严庆怡(适方文丈)、幼子严庆禄,诸子嗣派下共计有孙20人、孙女13人、曾孙6人、曾孙女13人。[11]

绑架案

  • 1928年10月22日上午9时,严裕棠在去光裕公司途中遭遇三个持枪匪徒欲行绑架,严裕棠与车夫奋力抵抗,在搏斗之中身中三枪,幸得车夫沈兆荣舍身力救,未伤及要害。从此严不再乘坐黄包车,改乘自备汽车。[12]
  • 1932年5月4日上午8时,严裕棠乘车前往公司途中再次被绑,半个多月后,绑匪勒索严家赎金50万元。严家寻求友人、三星棉铁厂厂主张子廉协助找警察帮忙,警方查到歹徒藏身处后开始拘捕绑匪,在秘捕过程中严裕棠趁乱逃脱。[12]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