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驱小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驱小子》(ダッシュ!四駆郎)是日本漫画家德田恐龙(1958年12月1日—2006年3月23日)创作的一部以迷你四驱车为题材的少年漫画创作作品。于小学馆漫画杂志《快乐快乐月刊》1987年12月~1993年期间连载。单行本全14卷。台湾在盗版时代东立出版社译为《追风小英雄》,曾于同社所发行的月刊《小英雄漫画快报》上连载;1996年青文出版社代理后改译为《冲锋四驱郎》;动画则由巨童文化代理发行《四驱郎》影音光碟,目前在市面上另有宝信资讯发行的《冲锋四驱郎》影音光碟(不过两家公司所收录的剧集却都只有24集而已),1997年霹雳卫星电视台则曾播出台语配音版本。而该作品曾经于1991上半年在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以粤语配音播出,为响应无线电视儿童节第4届,又于1995年8月重播,直到2011年1月1日于无线电视儿童台再次重播(主题曲换回原日版)。
电视动画于1989年10月3日至1990年3月27日在日本播放,共25集。另有有一部OVA作品達修队对地平线队。动画制作到漫画第六卷的故事,打倒鬼堂院阵所率领的U军团"黑鬼士车队"结束。动画版在描写的故事中对于原作并没有特别重视的角色"四驱郎祖母",作了相当多的描写和演出。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 日之丸四驱郎(日ノ丸 四駆郎,配音员:野泽雅子(日本)/卢素娟(香港)):本故事的主角,热爱迷你四驱车的少年,对于迷你四驱车有相当强的执著,技术上也是相当的惊人。幼年时从父亲手中拿到了特制底盘,本来认为迷你四驱车只是单纯的玩具,在父亲的执著下改变了他原先的想法,所以说出了经典口头禅“迷你四驱不是玩具!”。相当爱迷你四驱车的比赛,不管是什么样的比赛都会参加,对于将迷你四驱车视为玩具的人,会以比赛来改变对方的观点,是个热血行动派。
- 户田弹九郎/胆驱郎(戸田 弾九郎/タンクロー,配音员:玄田哲章(日本)/区瑞华(香港)):四驱郎碰上的迷你四驱爱好者,自称"迷你四驱神童"。是四驱郎相当要好的朋友,数度在比赛中帮助四驱郎,在全国大赛中为了研究桃太郎侍队所使用的前置马达车,甚至不惜被当作背叛者看待,将爱车DASH-2"太阳"给改造成了前置马达车。胃口大了些,在迷你四驱选手权地区预赛中对抗HELL CATS队时,曾经在比赛中拿出饭团当场大吃,也曾经因为吃太多东西而昏倒送医。
- 南进驱郎(南 進駆郎,配音员:関俊彦(日本)/曾佩仪(香港)):有钱人家的公子,自称"迷你四驱界改造第一人",对于高速改造和轨道比赛相当的在行。幼年时因家庭离异,和父亲一同居住在豪华的城堡中,并施予英才教育。DASH军团中出了名的小气鬼,虽然是有钱人家,但是对于财物相当的执著,常常会因为这样失去理智。比赛中斗志上升后,额上会出现"南十字星"的伤痕,平时则不会出现。
- 地味贡二/崩九郎/奔驱郎(地味 貢二/パンクロー,配音员:津久井教生(日本)/林丹凤(香港)):和南 进驱郎两人从幼年时期就是相当要好的朋友,喜欢迷你四驱车但却相当的懦弱,一旦化上妆即能发挥强势的另一面,认识四驱郎后,只要斗志上升就会"变身"成化妆后的姿态。相当的没有主见,只要受到挫折就会打击相当大。有两分钟内组装完成一辆迷你四驱车的实力。
- 皇轮子/木互轮子(皇 輪子,配音员:佐久间玲(日本)/孙明贞(香港)):DASH军团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对于迷你四驱车的操控相当有心得。因为是女孩的缘故,所以对于某些恐怖的事情仍然没有抵抗力,但面对比赛却相当的果断,是DASH军团中不可或缺的中坚。
- 皇快男儿/木互快男儿(皇 快男児,配音员:中尾隆圣(日本)/李文辉(香港)):DASH军团的召集人兼教练,同时也是轮子的亲哥哥。所有DASH军团的车都出自其之手,原来是木尾马达公司的员工,和源驱郎是好友,也曾一同参加地狱之路竞赛,因车祸受伤缘故,脸上多了条刀疤。后被送回日本,在因缘际会下遇见了四驱郎,带领DASH军团走入迷你四驱选手权比赛。
- 日之丸源驱郎(日ノ丸 源駆郎,配音员:仲村秀生):四驱郎的父亲,也是所有DASH军团车种之祖"DASH-0【地平线】"的创造者。为了完成其父亲无法完成的"地狱之路"竞赛,驾驶爱车"宾士吉普280GE"型在地球上的地底空洞中无止尽的比赛著。原来是木尾马达公司的试车员,但是对于迷你四驱相当的着迷,所以作了不少设计图,前置马达车的设计也是其中之一。故事最后在地狱之路竞赛第三回合中为了拯救四驱郎再度登场,比赛结束后恢复记忆和四驱郎重逢。
- 源太:意外捡到皇帝的穷苦孩子,因为比赛输给四驱郎,心服口服的跟随他,漫画第7卷正式成为DASH军团候补队员。
- 鬼堂院姬子 配音员:小野寺启子(日本)/乐蔚(香港) :U2军团的队长,被队员称为"公主",是DASH军团在地区预赛中第三场比赛的强敌。虽然没有阵的超人能力,但是却有相当强烈的领导能力,全队队员都能一致服从她的领导。
- 鬼堂院阵 配音员:中村秀利(日本)/张炳强(香港) :U军团黑鬼士车队的队长,原为前DASH军团队长,为了追求其更高的超人选手理想,和其他队员一同离开了快男儿。离开前,快男儿将所制作的新车DASH-X1【原始皇帝】(ITEM 92063)交给阵使用,是最初的皇帝车种使用者。在小轮寺中担任"超绝房"之房主,体能上和技能上远超过四驱郎。将四驱郎视为最强对手,同时两人私下也是相当好的朋友。
- 博:鬼堂院 阵所修行的寺院"小轮寺"的住持,同时也是U军团的教练,和源驱郎及快男儿数年前在美洲大陆的OX国内认识,帮助源驱郎和快男儿逃脱当地保安官的控制。全国大赛决赛前,担任DASH军团的助理教练。对于气功的修练相当有心得,漫画结束后在源太居住的地方使用气功替人治疗,和蟑螂老头、酒鬼船长及白鲸亭的老板后来成为好朋友。
- 三皇帝:漫画全国大赛篇中,在准决赛中和DASH军团对决的优胜候补队"重金属乐团"的候补队员,实质上是操纵正式队员的真正幕后黑手。以圣 响子的DASH-X?【神圣皇帝】为首,带领另外两辆DASH-X?【风神皇帝】、DASH-X?【魔道皇帝】在决赛中让四驱郎陷入苦战。在全国大赛结束后,败给神秘迷你四驱队伍"黑风"。
- 木尾桃太郎:全国比赛优胜候补队"桃太郎侍"队的队长,住在冈山县木尾村,祖父为木尾马达公司的老板。因源驱郎的设计图,木尾爷爷独自开发了新型前置马达车【红色荣光】,并且交给了孙子桃太郎使用。由于前置马达车的操纵和一般的迷你四驱车有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桃太郎成为当地出名的车手。后和鬼堂院阵因比赛结识,原来打算在全国大赛中一较高下,但鬼堂院阵却意外的败给四驱郎,将四驱郎视为相当强劲的对手。人品相当高尚,擅长以德服人,也因为这样认识了其队伍的其他成员"猿渡赤彦"、"奥山喜次郎"、"犬神斗太"、"伪 鬼堂院"(此人物没有名称,因假冒鬼堂院之名而暂用此名)。和四驱郎的比赛中因为放弃比赛救了弹九郎,被弹九郎视为救命恩人。在全国大赛之后,与四驱郎、鬼堂院阵、源太一同组成了"新DASH军团"来参加地狱之路车赛。
Remove ads
迷你四驱
- 田宫模型为这个动画作品制作了一系列可动模型车。
- 在日本,田宫模型每年有四驱车比赛。比赛方式包括一小时耐力赛。
- 在香港,亚洲电视台曾经有四驱车比赛。
1993年以前起,一共有7种根据田宫模型在比赛迷你四驱车上的底盘设计
- 一号底盘
- 最初的底盘,也是DASH-1号【01号】(ITEM 18012)第一次模型化所采用的底盘,构造相当的原始,离地高约10mm,相当适合越野比赛。
- DASH-2号【太阳】(ITEM 18015)同样采用这个底盘,但也是最后一个使用这个底盘的迷你四驱车。
- 随着近年来田宫模型出品的Memorial Box系列,这底盘的复克版本再度出现。
- Type-1底盘是Tamiya于1986年5月推出的第一款迷你4WD底盘,搭配小黄蜂Hornet Jr. 车款发售。
- 最初设计为田宫广受欢迎的越野车设定。 选择轮胎和齿轮设定时考虑到了越野行驶。底盘的整体设计基于Hotshot R/C越野车的设计,它没有无线电或转向系统。整体结构为传动轴、齿轮、车轴、130摩打,是传动轴驱动的迷你四轮驱动底盘的基础。
- 由于Type-1的设计考虑到了越野赛车,它具有很高的地面间隙和高扭矩齿轮设定,适合越野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保险杠外,没有其他附加孔,因此不适合轨道行走和比赛。
- 底盘没有使用塑胶/黄铜轴承等附件,所以滚珠轴承620等不能安装在这个底盘上。使用的齿轮组合和现在主流也有很大分别。
- 由于Type-1是Mini 4WD系列中的第一个底盘,本身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某些零件无法正确固定,导电片接触不良及齿轮的磨擦,导致动力损失。 摩打的周围也没有散热的孔,容易过热。这些问题在往后的底盘陆续获得改善。
底盘资料
长度 127mm 宽度 80.5mm 轴距 80mm 离地距10mm 相容齿轮组 11.2:1/6.4:1/
- 二号底盘
- 从【前卫者Jr.】开始使用的新底盘,第一款将速度滚轮和橡胶光头胎给纳为标准配备的底盘。在四驱郎的故事中,第一个使用这个底盘的队伍,即是鬼堂院姬子所率领的U2军团,该队的主力车【十字军】即是以【前卫者Jr.】(ITEM 18014)改造,底盘也是修改成越野式。
- Type-2底盘是Tamiya于1988年12月推出的第2款Type Chassis,和Avante Jr搭配发售
- Type-2底盘与Tye-1底盘不同,它是纯粹为平跑赛道而设计的。 大径、低重心光滑轮胎以及导向滚轮都是该底盘常见的标准配置。
- 它还引入了传动轴轴承附件的使用,是所有后来底盘的标准。 预设的塑胶/黄铜轴承可以替换为金属轴承或滚珠轴承。
- 摩打座和齿轮箱经过重新设计,以减少维护摩打和齿轮的难度。 针对电池的热量,底盘加了散热孔,而摩打座采用了半开放式的设计,摩打的散热也得到改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 底盘经过重新设计,减少功率损失,这是困扰Type-1底盘的问题之一。 此外,由于内部部件放置得较低,底盘的重心更低。
- 以上的改变令它的性能得到提升,但它由于轴距更长和新的摩打放置方式,大多数为Type-1底盘设计的车身与新底盘不相容。 其次,它的前保险杠,就像每个Type系列底盘一样,很容易断裂。
底盘资料
长度 128mm 宽度 86mm 轴距 82mm 离地距8mm(连大直径轮軚) 相容齿轮组 5:1/4.2:1/4:1
- 三号底盘
- 原作的DASH-3号【流星】(ITEM 18019)在模型化后使用的底盘。离地高约为9mm,适合在起伏不定的场地比赛。后来为了求底盘统一,前面推出的两款车也改修成了三号底盘,DASH-1号【皇帝】(ITEM 18025 三号底盘仕样)、DASH-2号【太阳】(ITEM 18026 三号底盘仕样)。在马达散热上较相似的一号底盘来说来得好,最后一辆使用此底盘的车也刚好是四驱郎第二号爱车DASH-01号【超皇帝】(ITEM 18028)。
- Type-3底盘是田宫于1989年6月推出的迷你四轮驱动底盘。 它首先配备了Rising Bird。
- Type-3是Type-2底盘的更新和改进版本。建基于2型底盘的许多功能,如传动轴轴承附件(预设配备塑胶/黄铜轴承)、电池夹和导向架是该底盘的标准。 此外底盘还包括散热和减轻重量的孔。 冠齿轮和螺旋桨轴的位置已被修改,尽量减少功率损失。 前保险杠和侧护杆现在都有配备安装导轮的额外螺丝孔。
底盘资料
长度 127mm 宽度 86mm 轴距 80mm 离地距10mm 相容齿轮组 11.2:1/8.75:1/6.4:1/5:1/4:1
- 四号底盘
- 二号底盘的改良版,以轨道赛为主的高速底盘,较二号底盘轻量化,可说是零号底盘的前身,适合直线比赛。是昙花一现的底盘,目前只有两款车使用。
- Type-4 底盘是Tamiya于1990年5月与Egress Jr.发售的迷你四轮驱动底盘。 这是Type-3底盘的更新版本。有更多减轻重量的孔,甚至连前保险杠也减轻了重量。 电池比Type-2低2mm。
- 不过由于广泛的减轻重量,底盘变得更脆弱,因此在当时并不太受欢迎。
底盘资料
长度 128mm 宽度 86mm 轴距 82mm 离地距7mm 相容齿轮组 5:1/4.2:1/4:1
- 零号底盘
- 原作的DASH-0号"地平线"(ITEM 18030)在模型化后使用的底盘。离地最低,属于万能型底盘。田宫模型所创迷你四驱车底盘中最轻盈的底盘,在车底盘侧面滚轮是采用可拆卸组装式(需另外购买的零件)。
- FM底盘
- 前置马达,原作漫画中首度使用此底盘的车为全国大赛优胜候补队伍"桃太郎侍队"的队长车,木尾桃太郎用车"红色荣光"(ITEM 18032)。户田弹九郎为了研究这个底盘的秘密,将DASH-2号"太阳"(ITEM 18015、18026)给改造成了前置马达车DASH-02"新太阳"(ITEM 18034)。(动画中未出现的剧情)
- 五号底盘
- 广告漫画"真·DASH!四驱郎"中,四驱郎的新车DASH-CB1【超级光明皇01号】(ITEM 18047)所采用的底盘,底盘已经考虑到空气动力学,可以说是早期(1988~1993)迷你四驱车底盘中集大成之作。
- Type-5是田宫于1992年3月与Bear HawkJr.推出的迷你四轮驱动底盘。
- 这个底盘修复了之前Type系列底盘的底盘结构问题。 尽管重量轻,但底盘的结构现在得到了加强,底盘的长度132mm。
- 后安装点设计已更改,与后期底盘的后滚支架相容。与当时的其他底盘相比,底盘的功率损耗更少。
底盘资料
长度 132mm 宽度 86mm 轴距 82mm 离地距7mm 相容齿轮组 5:1/4.2:1/4:1/3.5:1
Remove ads
出版书籍
- 冲锋四驱郎
- 超 冲锋四驱郎!
Remove ads
电视动画
- 原作 - 德田恐龙
- 监督 - 难波日登志
- 人物设计、总作画监督 - 铃木大司
- 美术监督 - 新井寅雄
- 摄影监督 - 福田武志
- 音响监督 - 岩浪美和
- 音乐 - 宫原恵太
- 副制作人 - 瀬戸干雄
- 広报担当 - 高冢有香(东京电视台)
- 动画制作人 - 谷田部雄次(Aubeck)
- 制作人 - 仓林伸介(东京电视台)、小原麻美(东急Agency)、安达英男・菅野てつ勇(Staff 21)
- 总监督 - 笹川浩
- 系列构成 - 山田隆司
- 演出助手 - 吉田俊司
- 配音协力 - 81 Produce
- 编辑 - 松村将弘、冈田辉満
- 现像 - 东京现像所
- 标题 - Maki Production
- 效果- 新井秀徳
- 调整 - 星野敏昭
- 音响制作人 - 中野彻
- 主要制作人 - 堤広司郎
- 制作执行 - 岩见一伸
- 制作担当 - 石坂透→皆川卓哉(Aubeck)
- 动画制作 - Aubeck
- 企画、制作协力 - 东急Agency
- 制作 - 东京电视台、Staff 21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