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中国抗战受降地点之一,位于武汉市中山公园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原为“张公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公园内。始建于1942年,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第十三个儿子张仁蠡出资主持建设。起初祠内供有张之洞的牌位和张姓家谱。[1]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18日,中国战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该所举行受降仪式。此处抗日战争受降旧址是中国大陆目前尚存的7处受降点之一。[2]受降堂宽长34米,宽12米,面积约400平方米,整体为一座平顶厅堂式的横列建筑。2002年11月7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2日被命名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019年10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Remove ads
沿革
总结
视角

- 1942年,时任日伪武汉市市长张仁蠡(张之洞第十三子))主持兴建张公祠。
- 1945年,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于9月18日在此地举行受降仪式。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在中国士兵陪同下来到受降堂前,摘下佩刀,以示解除武装。孙蔚如上将手下日军投降书后将第六战区命令交予冈部直三郎签字受领。自此,“张公祠”更名为“受降堂”,汉口市政府在受降堂旁树立一块汉白玉受降纪念碑。碑高1.30米、宽0.345-0.395米,上面刻有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题写的碑文: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二十一万签降于此
——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题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六战作命甲第一号命令
Remove ads
收缴统计
此次受降共接受第六战区日军官兵202,335人、骡马9,967匹、手枪4,474支、步枪159,654支、轻机枪4,585挺、重机枪566挺。受降一周后,即1945年9月25日,武汉地区日军53,995人全部解除武装。[1]
其他现存受降旧址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