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中国北京市的高等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Remove ads

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是一所位于中国北京西苑的中央部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国首批“将军大使”诞生地[2]全国重点大学之一[3]文革后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4],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国大学之一[5]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6]

事实速览 国际关系学院, 校训 ...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国际关系学院教学楼

国际关系学院创建于1949年,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建校,元帅陈毅亲笔题写校名,是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的摇篮[7]

1949年,创建外交知识和外交事务培训班,归中共中央社会部领导,主要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驻外大使和高级外交官[8]

1950年,改编为外事干部学校。1955年,中共中央调查部成立后,外事干部学校划归中共中央调查部领导。[8]

1961年,学院与现外交学院合并,更名为外交学院分院[8]

1964年春,中共中央提出未来几年急需大量懂外语的干部,“以便利用世界先进科技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批准了中共中央调查部“把现有的干部学校改为一所外语学院”的建议[8]。1965年,外交学院分院(原外事干部学校部分)从外交学院分出,以此为基础扩建为国际关系学院,陈毅亲笔题写校名。

1966年夏,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和员工在学校管理及政治问题上产生了派系分歧。当分歧可能影响到中共中央调查部的工作时,邓小平李富春前往学院视察,很快平息了纷争[8]。1970年至1979年间受文革影响,一度停办。1979年,复建国际关系学院

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国际关系学院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9]

2021年,国际关系学院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0]

Remove ads

机构设置

国际关系学院设置下列机构、院系(部)[11][12][13]

  • 国际关系学院(冷泉校区)
Thumb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

学院本科设有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等专业;研究生处设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家安全、世界经济、英语、日语、法语、网络与大数据、区域国别、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等专业硕士点。学院还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培养部分专业硕士生、博士生。

Remove ads

隶属与争议

国际关系学院当前的隶属关系并不明晰。有官方文件提及该学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16][17],民间亦有此观点[18]。不过,媒体和该学院称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管理”[19][20][21][注 2],亦有称“直属”于教育部[22]。然而,截至2022年4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名单中并没有列出国际关系学院[23]

民间和其他国家的中国研究学术界一直有观点认为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招募人员的主要来源之一[24],但这种观点一直没有得到政府或学院的证实。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招募人员的重点院校之一[来源请求]

著名校友

Thumb
国际关系学院体育馆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