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9;IFRS 9),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于2008年3月提出讨论,针对金融资产新发生及既有的预期信用损失认定以预期信用损失(Expected Credit Losses;ECL)为基准。2014年7月定义完成,2018年实施。[1][2] 该新准则用以取代旧有信贷拨备准则,即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十二及三十九号(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32 &39). 除用以计算可摊销费用(amortised cost) 的预期信用损失外,新准则同时将旧准则界定金融资产计算方法的四大类变为三大类,分别为可摊销费用(amortised cost)、公平价值计入损益赈(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 及公平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损益(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而新准则界定金融资产种类为交易资产(trading asset)、持有并保留(hold to collect) 及持有保留或出售(hold to collect and sell).[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move ads
编制基准
- 原则一:分类与计量(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 分类于IFRS9 主要分为交易资产(trading asset)、持有并保留(hold to collect) 及持有保留或出售(hold to collect and sell)。分类主要为表现企业管理层对拥有该金融资产之目的并以营商模型(business model)表达,故此同一种类的金融资产可于不同公司内于分类为不同的种类,于正常情况下并不能随意改变。
- 于计量方面,分为三种方法,为公平价值于其他综合损益(FVTOCL)、公平价值于收益表(FVTPL) 及摊销费用(Amortised cost)。前两者均以公平值值计量,后者以原值减去信用损失计益。
- 原则二:减损(Impairment)
- 对于未来发生预期损失改采预期信用损失模式(Expected Credit Losses;ECL)。
- 原则三:避险会计(Hedge accounting)
- 放宽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之损益价值与一般商品损益价值互抵时条件,使避险会计之运用更能贴近于实务。
Remove ads
适用情况
- 日本
- 台湾
- 香港
相关条目
-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
参考文献
衍生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