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Remove ads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英语: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山海科院,是国立中山大学的10所学院之一,也是台湾第一个海洋科学学院[1][2]

事实速览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类型 ...
Thumb
位于西子湾畔的海洋科学学院,后方为位于寿山山腰的文学院

沿革

  • 1981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硕士班)成立。
  • 1983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资源学系(学士班)成立。(2005年更名为“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
  • 1985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硕士班)成立。(1996年更名为“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
  • 1986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成立。
  • 1988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学系成立。(1998年更名为“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
  • 1996年,国立中山大学海下科技研究所成立。
  • 2000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物理研究所成立。
  • 2004年,海下所和海物所合并成“海下科技暨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09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士学位学程、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学程成立。
  • 2013年,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及海洋科学学士学位学程整并为“海洋科学系”。

校园

中山海科院在高雄市西子湾畔有5栋教学大楼。位于南中国海东沙群岛的东沙国际海洋研究站距离西子湾400公里,构成了全台最远的校园移动间距[3][4]

学术成就

系所单位

  • 海洋科学系(学、硕、博士班)
  • 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学、硕、博士班)
  • 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学、硕、博士班)
  • 海洋生物研究所(2013年以后整并为海洋科学系研究所甲组)
  • 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2013年以后整并为海洋科学系研究所乙组)
  • 海下科技暨应用海洋物理研究所(2013年以后海洋物理组整并为海洋科学系研究所丙组)
  • 海洋事务研究所(硕士班)
  • 海下科技研究所(2013年以后由海下科技暨应用物理研究所分出)
  • 海洋生态与保育研究所(硕士班)
  • 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学位学程
  • 海洋科学与科技全英语博士学位学程

研究中心

  • 海洋前瞻科技推广中心
  • 东沙国际海洋研究站

委员会

  • 渔业推广委员会
  • 海洋教育推广委员会

研究船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