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專為身障運動員而設的非牟利與國際性體育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台湾称作国际帕拉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残奥委会(IPC,台湾简称国际帕委会),是一个专为身障运动员而设的非牟利与国际性体育组织,于1989年9月22日成立于西德波恩。该会自2001年起与国际奥委会达成合作协议,取得奥运主办权的城市也需举办残奥[1]。
Remove ads
概览
基于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为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统一声音,四个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于1982年成立了世界残疾人体育组织国际协调委员会(ICC)。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他组织加入,并且如参与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国家所要求的,出现了对民主指导组织的需求。他们希望建立民主结构,以改善国家和地区代表性,这导致了今天所知的IPC的成立。在挪威举行的1994年残疾人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是第一个由IPC组织的赛事。
IPC拥有208个成员组织,作为一个伞状组织运作,这与其他主要限于单一运动或残疾类别的国际残疾人运动员体育组织形成对比。
一个由14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负责在大会会议之间管理IPC。罗伯特·D·斯特德沃德于1989年成为第一任主席。自2017年以来,安德鲁·帕森斯担任IPC主席。
历史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夏季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里程碑的年表。
1944年,路德维希·古特曼博士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建立了脊髓损伤中心。[2][3]
1948年7月29日,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当天,路德维希·古特曼博士组织了首次轮椅运动员比赛,他将其命名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是残疾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比赛有16名受伤的军人参加射箭项目。[4]
1952年,荷兰退伍军人前往英国与英国运动员竞赛,这促成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的建立。[4]1955年,国际聋人体育委员会(CISS)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式承认。[3]
1960年9月18-25日,罗马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3个国家的400名运动员参加了8个项目的57个比赛。[5]这些运动会后来被称为第1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第9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运动会在罗马奥运会之后举行,使用相同的场馆。同年,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委员会(ISMGC)成立。[3]
1962年,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IOSD)成立,协助视力受损、截肢、脑性麻痹和下肢瘫痪但不符合参加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资格的人士。[4]
1964年11月3-12日,东京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1个国家的375名运动员参加了9个项目的144个比赛。举重被加入比赛项目。[5]开幕式在5,000名观众面前举行。[6]
1968年11月4-13日,特拉维夫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9个国家的750名运动员参加了10个项目的181个比赛。[5]新增项目包括草地滚球、女子篮球和男子100米轮椅赛跑。
1972年8月2-11日,海德堡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3个国家的984名运动员参加了10个项目的1987个比赛。[5]四肢瘫痪运动员的项目首次加入比赛项目。[5]为视力受损运动员举行示范项目。[5]由于慕尼黑的奥运村已改建为私人公寓而无法使用,因此使用海德堡作为场地。[6]
1976年8月3-11日,多伦多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8个国家的1657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项目的447个比赛。[5]截肢和视力受损运动员首次参赛。[2][3]门球、射击和立式排球被加入比赛项目。[5]专业竞速轮椅首次使用。[5]
同年2月21-28日,厄恩舍尔兹维克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198名运动员参加了2个项目的53个比赛。这是首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会展示了滑雪设备设计的创新,使用拐杖进行“三轨滑雪”。示范项目是雪橇竞赛。[7]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确立了残疾人参与体育和体育教育的权利。[3]
1980年6月21-30日,阿纳姆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2个国家的1973名运动员参加了12个项目的489个比赛。坐式排球被加入比赛项目。[5]莫斯科拒绝主办运动会。[6]脑性麻痹运动员首次参赛。[2][5]开幕式有12,000名观众。[6]
同年2月1-7日,盖洛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350名运动员参加[7]2个项目的63个比赛。截肢、视力受损和其他类别运动员首次参加冬季运动会。[7]
1982年,国际残疾人世界体育组织国际协调委员会(ICC)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成立,因为需要一个单一的管理机构来管理残疾人体育。[2][8]
1984年6月17-30日(美国)/7月22日-8月1日(英国),斯托克·曼德维尔/纽约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1个国家的1100名运动员(英国)和来自45个国家的1,800名运动员(美国)参加了18个项目的903个比赛。[5]纽约运动会在霍夫斯特拉大学举行,为截肢、其他类别、脑性麻痹和视力受损运动员举行项目。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为脊髓残疾运动员而设。决定未来的运动会应在一个城市举行。硬地滚球、公路自行车和七人制足球被加入比赛项目。[5]
同年1月14-20日,因斯布鲁克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1个国家的457名运动员参加[7]3个项目的107个比赛。脑性麻痹运动员首次参赛。[7]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包括男子1500米和女子800米轮椅赛跑作为示范项目。
同年,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词获得IOC批准。[3]这个词在1988年首尔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前使用。[2]
1988年10月18-24日,首尔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61个国家的3057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项目的732个比赛。运动会使用奥运设施。[5]身材矮小运动员首次在其他类别中参赛。[2]柔道被加入比赛项目[5],轮椅网球是示范项目。
同年1月17-24日,因斯布鲁克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2个国家的397名运动员参加[7]4个项目的96个比赛。坐式滑雪项目在高山滑雪和残疾人奥林匹克北欧滑雪中引入。[7]
1989年9月22日,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取代ICC成为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管理机构,加拿大人罗伯特·斯特德沃德成为首任主席。[9][10]
1990年,ISMFG更名为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轮椅体育联合会(ISMWSF)。同年,IPC与ICC达成协议,ICC继续负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直至1992年巴塞罗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10]
1992年9月3-14日,巴塞罗那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3个国家的3001名运动员参加[5]16个项目的431个比赛。轮椅网球首次成为奖牌项目。IOC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出席并支持运动会。[3]智力残疾人士首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运动会结束后立即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5]这是ICC组织的最后一届运动会。[10]
同年3月25日-4月1日,蒂涅/阿尔贝维尔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24个国家的475名运动员参加[7]3个项目的78个比赛。冬季两项被加入比赛项目。[7]为智力残疾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中举行示范项目。[7]首届与奥运会共用场馆的冬季运动会。[7]
同年,IPC采用“心灵、身体和精神”标志(3个太极图),使用至2003年。[2][10]
1993年,IPC成立体育科学委员会。[3]
1994年3月10-19日,利勒哈默尔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1个国家的492名运动员参加[7]5个项目的133个比赛。首届在IPC控制下举行的冬季运动会,运动会与修订后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周期保持一致。冰橇曲棍球被加入比赛项目。[7]
1995年,国际聋人体育委员会(CISS)退出IPC。[10]
1996年8月16-25日,亚特兰大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04个国家的3259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508个比赛。智力残疾运动员首次参加夏季运动会。马术和场地自行车项目被加入比赛项目[5],帆船是示范项目。IPC首次正式主办运动会并承担未来运动会的责任。[3]首届吸引全球赞助的运动会。12,000名志工协助运动会的运作。[6]
1998年3月5-14日,长野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571名运动员参加[7]4个项目的122个比赛。智力残疾运动员首次参加冬季运动会。在互联网刚起步时,官方网站在运动会期间记录了770万次点击。[6]
1999年,IPC迁入位于德国波恩的现任总部。[8]IOC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出席开幕。[10]同年,INAS-FMH更名为国际智力残疾人体育联合会(INAS-FID)。
2000年10月18-29日,悉尼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22个国家的3,881名运动员参加[5]20个项目的551个比赛。首届在南半球举行的运动会。女子项目被纳入举重比赛项目,轮椅橄榄球和帆船首次成为奖牌项目。[5]IOC与IPC签署合作协议以加强彼此关系。[3][10]运动会首次获得全面的国际电视转播。超过340,000名学童参加并深入了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6]
2001年,罗伯特·斯特德沃德在担任三届主席后,由前英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员菲利普·克雷文爵士接任。[8][10]同年6月19日,IPC和IOC签署协议,确保“一个申办,一个城市”的做法,意味着同一城市将主办奥运会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2][10]
同年,IPC大会因悉尼运动会智力残疾项目中69%的奖牌得主没有正确的智力残疾验证,暂停智力残疾运动员参加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2]
2002年3月7-16日,盐湖城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6个国家的416名运动员参加[7]5个项目的92个比赛。组织者确保了全球电视转播,门票需求很高。[6]
2003年,菲利普·克雷文爵士,IPC主席在捷克共和国布拉格举行的第115届IOC会议上当选为新的IOC委员。[3][10]同年,IPC理事会批准制定通用分级守则。[10]IPC采用新的“运动中的精神”标志(Agitos)。[2][10]IPC签署世界反兴奋剂守则并修订其反兴奋剂守则以符合世界反兴奋剂守则。[3]
2004年9月17-28日,雅典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35个国家的3808名运动员参加[5]19个项目的517个比赛。五人制足球被加入比赛项目。[5]累计全球电视观众18亿人观看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10]超过3000名记者报导运动会。[6]
同年,国际轮椅和截肢体育联合会(IWSF)因ISMWSF和ISOD合并而成立。[2]
2005年,残疾人奥林匹克奖项首次颁发。[10]
2006年3月10-19日,都灵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39个国家的477名运动员参加[7]5个项目的58个比赛。冬季运动新分级系统首次使用。轮椅冰壶首次亮相运动会。[7]IPC在运动会期间推出ParalympicSport.TV线上电视频道[10],吸引来自105个国家的近40,000名独特观众。同年,IPC收入首次超过500万欧元。[10]
2007年,新的“IPC分级守则和国际标准”在11月举行的IPC大会会议上获得批准。[2][10]
2008年9月6-17日,北京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46个国家的3,951名运动员参加[5]20个项目的472个比赛。赛艇被加入比赛项目。[5]全世界38亿人通过电视和串流观看运动会[5],340万观众参加运动会。[6]
2009年,IPC大会恢复智力残疾运动员参加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2]同年,“IPC立场声明——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分级的背景和科学原理”在6月获得IPC体育科学委员会、分级委员会和理事会通过。[2][10]
2010年3月12-21日,温哥华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502名运动员参加[7]5个项目的64个比赛。门票销售230,000张,创运动会记录。[7]
2012年8月29日-9月9日,伦敦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164个国家的4,237名运动员参加20个项目的503个比赛。智力残疾运动员通过参加田径、游泳和桌球重返运动会。[5]
同年,IPC和IOC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增加IOC财政支持并保证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与奥运会相同的城市和场馆举行直至2020年。[10]IPC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欧元。[10]IPC推出Agitos基金会。[10]
2014年3月7-16日,索契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541名运动员参加[7]6个项目的72个比赛。售出316,200张门票,是残疾人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史上最多。帕拉滑雪板被加入比赛项目。[7]门票销售316,200张,超越温哥华运动会的记录。[7]
2016年9月7-18日,里约热内卢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这是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首届运动会。帕拉皮划艇和帕拉铁人三项被加入比赛项目。11月30日,IPC正式将其担任国际联合会的10个运动项目重新品牌为“World Para”标志。同时,IPC更改了这10个运动项目中3个的名称:[11]残疾人奥林匹克射击成为“射击帕拉运动”;雪橇曲棍球成为“帕拉冰球”;轮椅舞蹈运动成为“帕拉舞蹈运动”。
2017年,菲利普·克雷文在担任四届主席后,由巴西人安德鲁·帕森斯接任IPC主席。
2018年3月9-18日,平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来自49个国家的569名运动员参加[7]6个项目的80个比赛。滑雪板已扩展为2018年的独立项目,并有10个奖牌项目(在2014年,滑雪板的两个奖牌项目是在高山滑雪计划内举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签署了一项协议,重申了两个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直到布里斯班2032年。
Remove ads
历任主席
1989年起担任主席的为加拿大籍、曾执教一支轮椅篮球队的罗伯特·斯特德沃德,他为创始主席至2001年,曾于加拿大成立加拿大残疾人体育基金[12]。
2001年前英国残障运动员菲利普·克雷文获选为第二任主席,至2017年[13][14]。他是首位担任国际残奥委会主席的身体残障人士。
2017年9月,来自巴西的安德鲁·帕森斯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18届国际残奥委会大会上当选第三任主席。他曾任巴西残疾人体育协会会长和国际残奥委会执行委员[15]。
组织
IPC大会(IPC General Assembly)是IPC的最高决策机关。由国际竞技联盟、各国的国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残疾人体育联盟、地区组织组成,每两年举办一次[16]。
IPC理事会(IPC Governing Board)在IPC大会中,每四年选出会长、副会长各1名和理事10名(不包括IPC运动员委员会主席、CEO)。理事最多可连任3届。2021年12月选出的理事会由14人组成[17][18]。根据2021年IPC大会的决定,预计在2022年北京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后,IPC运动员委员会副主席将加入理事会[19]。
Remove ads
残奥名人堂
截至2016年,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将前残奥选手纳入名人堂,以表彰他们的体育成就。
- 2006年: 约科·格里普
, Ulla Renvall
, Annemie Schneider
- 2008年: Connie Hansen
, 克劳迪娅·亨斯特
, Peter Homann
, André Viger
, Kevin McIntosh(教练)
- 2010年: 塔尼娅·卡里
, Chris Waddell
, Rolf Hettich(教练)
- 2012年: Louise Sauvage
, 特丽莎·佐恩
, 罗伯托·马尔松
, Frank Ponta
, Chris Holmes
- 2014年: Jon Kreamelmeyer
, Eric Villalon Fuentes
, 韦雷娜·本特勒
- 2016年: 河合纯一
, Chantal Petitclerc
, Franz Nietlispach
, 内罗莉·费尔霍尔
, Martin Morse
[20]
Remove ads
会歌
国际残奥委会的会歌创作于1996年,名为“赞美未来”。
另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