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鼻龙类
蜥臀目的一个演化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鼻龙类(学名:Macronaria)是个蜥脚下目演化支,生存于侏罗纪巴通阶到白垩纪末期,发现于现在的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以及非洲、澳洲等地。大鼻龙类意为“大型鼻孔”,指的是头部上方的大型鼻孔,可能作为扬声器使用。这个名称首先由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于1997年提出[1],但直到翌年才被详细描述[2]。在2005年,塞里诺重新将大鼻龙类演化支定义为:与萨尔塔龙(Saltasaurus loricatus)亲近,而离长梁龙(Diplodocus longus)较远的所有物种。大鼻龙类包含两个主要演化支:圆顶龙科、巨龙形类。巨龙形类包含腕龙科与泰坦巨龙类,是最大型的蜥脚类生物群之一,也包含了地表上曾出现过最长、最高、最巨大的恐龙。
Remove ads
种系发生学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José Luis Barco Rodríguez的2010年研究[3]:
圆顶龙形类 |
| ||||||||||||||||||||||||||||||||||||||||||||||||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奥利佛·劳赫、迪亚戈·玻尔等人的2011年研究[4]:
圆顶龙形类 |
| ||||||||||||||||||||||||||||||||||||||||||||||||||||||||||||||||||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2012年的巨龙形类早期演化关系研究[5]:
大鼻龙类 |
|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