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毡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毡莫瑞蟒(学名:Morelia spilota),俗称地毡蟒[2]或钻石蟒,乃澳大利亚蟒科品种之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除维多利亚州以外皆见其踪影。本物种由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于1804年描述。本物种体型算是大,表皮黄色底色,带有褐色横纹。体长可长至3米[2]。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包括西部属于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省及东部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及所罗门群岛的北部[1][3][4]。本物种尚可再细分为多个亚种,视乎不同文献或数据库而定:整合分类学资讯系统(ITIS)录有6种[5],the Reptile Database有7种[6],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纪录有8种[1]。 这些亚种在颜色及斑纹有少许分别。
Remove ads
习性

本物种乃半树栖性蛇类。一般于较清凉的晚间时出没,栖息于树林、灌木丛或草原,但石地亦可以发现其踪迹。以小型哺乳动物、蝙蝠、雀鸟、蜥蜴为食。卵生,雌蛇一日内可以生10-50只蛋。产后的雌蛇以其身体环绕产下的蛋作保护,并透过肌肉收缩产生的热来为蛇卵保暖,直至所有蛋孵化为止。
亚种
地毡蟒至少可分6个亚种,而每个亚种在颜色及斑纹上会有少少分别[7]:
Remove ads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