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卫·科波菲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衛·科波菲爾 (小說)
Remove ads

《大卫·科波菲尔》(英语:David Copperfield)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重要作品[3],著于1848—1850年。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故事以连载的方式刊登,用时两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藉“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4]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在1867年版中,狄更斯写到:“和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我也有一个心中最喜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5]

事实速览 《大卫·科波菲尔》, 原名 ...
Remove ads

内容简要

Thumb
“我与友善的侍者”

故事讲述了大卫·科波菲尔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1820年,大卫出生于英格兰诺福克大雅茅斯布伦德斯通镇,他的父亲六个月前刚刚去世。童年的大卫与母亲和家仆裴果提一起生活。七岁时,母亲嫁给了爱德华·摩德斯通。爱德华·摩德斯通和他的姐姐简随后一起搬了进来,大卫非常不喜欢他们。摩德斯通见大卫读书成绩欠佳就常常大打出手;大卫咬了他一口当作反击,结果被送入了寄宿学校萨伦学堂。学校校长是克里克尔先生,性情残暴。在那里,大卫与詹姆斯·斯蒂福、汤米·特拉德成为朋友。

大卫回家过节时,得知母亲生了孩子。大卫返回学堂不久,母亲和婴孩就双双离世,大卫立刻赶回家中。裴果提嫁给了巴吉斯先生。摩德斯通安排大卫到伦敦的酒商处工作——摩德斯通是其中的一名股东。大卫的房东,威尔金斯·米考伯被关进了负债人监狱(国王法院监狱),在那里关了几个月,释放后回到了普利茅斯。在伦敦再没有人照顾大卫了。在与米考伯交谈后他决定逃跑。

他从伦敦步行到丹佛,找到了他唯一的亲人——单身、古怪的贝西·特洛乌德姨妈。虽然摩德斯通想要回孩子的监护权,但姨妈决定照料他。姨妈将大卫改名为“特洛乌德·科波菲尔”,即“特洛”,该名字成为他在小说中众多名字之一。

当大卫步入成年,朋友来来去去。这包括裴果提一家,以及小艾米丽。艾米丽在与哈姆结婚的前夜,大卫的同学斯蒂福勾引了艾米丽,与她私奔,私奔后被抛弃。裴果提先生在伦敦找到了落魄的艾米丽。最后,艾米丽与叔叔一同移居澳大利亚。是故事中最大悲剧的前奏。房东女儿阿格尼丝则成了大卫的知心朋友。在小说里,米考伯深陷债务烦恼,但终于鼓起勇气,揭露了乌利亚·希普的骗局。米考伯被描述为虽然深受折磨,但依然和蔼可亲的人;他与狄更斯的父亲有类似的遭遇,因欠债而被短期监禁。

就主要人物而言,小说都交代了结局。裴果提的兄弟丹尼尔带着艾米丽去了澳大利亚,米古治太太和米考伯先生也一块上船。他们在新世界获得了幸福生活。大卫迎娶了漂亮而天真的朵拉·斯彭洛,后者在流产后撒手人寰。大卫最终回到了贤惠的阿格尼丝身边,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和阿格尼丝生育了至少五个孩子,并将其中的一位命名为贝西·特洛乌德。

Remove ads

人物

Thumb
大卫和朵拉堕入爱河
  •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 小说的叙述人和半自传的主人公。他在书中表现出了坚韧的性格,同时也在后半部分暴露出自己的任性。在被贝西·特洛乌德姨妈收养后,他被改名为“特洛乌德·科波菲尔”。在小说中,他还有许多其它绰号。
  • 克拉拉·科波菲尔(Clara Copperfield)–大卫的慈母,被描述为天真、孩子气的人。在大卫去萨伦学校上学时去世,并带走了刚刚出生的婴儿。
  • 克拉拉·裴果提(Clara Peggotty) -- 科波菲尔家忠实的仆人,大卫一生的挚友(她被称为裴果提,是因为她与大卫的母亲重名)。当巴吉斯先生去世后,她获得遗产£3,000 –在当时数目可观。在丈夫去世后,裴果提照看大卫在伦敦的房间;回到雅茅斯后为侄子哈姆照料房间。在哈姆去世后,她照看贝西姨妈的房间。
  • 贝西·特洛乌德(Betsey Trotwood) -- 脾气古怪,心地善良;当大卫逃到家里时,贝西姨妈成了他的监护人。她曾在大卫出生的时候来看他,但当得知生下来的孩子是男孩而不是女孩时离开。贝西姨妈被描述成为对大卫关照有加的人,当摩德斯通先生来要人时挺身而出,保护大卫。虽然她是为公认的寡妇,但是贝西姨妈藏匿了自己落魄的丈夫,后者常常向她吃拿卡要。
  • 爱德华·摩德斯通(Edward Murdstone) -- 小说前半部分的主要反面人物,他是小大卫的继父,性情残忍,常常对他大打出手。大卫反咬了摩德斯通的手,结果被送入萨伦学堂。在大卫母亲去世后,摩德斯通先生把大卫送进了自己在伦敦的工厂,让他洗酒瓶。他曾经去贝西姨妈那里,想把大卫要回来。摩德斯通遭到贝西训斥后,似乎有些忏悔的意思,但他随后再婚,冷酷依然故我。
  • 简·摩德斯通(Jane Murdstone)–与摩德斯通先生同样残忍的姐姐,大龄未婚,在他结婚后一块儿搬进来住。简是大卫第一任妻子朵拉·斯彭洛的“闺蜜”,并挑拨了大卫与岳父之间的矛盾。之后,当她弟弟再度娶妻,她也随着过去,情形依旧如此。
  • 丹尼尔·裴果提(Daniel Peggotty) -- 裴果提的兄弟,谦虚而慷慨的雅茅斯渔民,照顾侄子哈姆和艾米丽,并欢迎大卫到来。当艾米丽与斯蒂福私奔后,他到各处奔走所搜。他最后在伦敦找到了她,之后移民澳大利亚。
  • 艾米丽(Emily) -- 裴果提先生的侄女,大卫儿时的朋友。在与哈姆结婚的前夜,她与斯蒂福私奔,后被抛弃。裴果提先生在伦敦找到了落魄的艾米丽。最后,艾米丽与叔叔壹同移居澳大利亚。
  • 哈姆·裴果提(Ham Peggotty) -- 裴果提先生的好侄子,艾米丽的未婚夫。他在营救斯蒂福的过程中遇难。
  • 詹姆斯·斯蒂福(James Steerforth) -- 大卫在萨伦学堂时期的玩伴,颇具人格魅力,是个孩子王;但他善于利用朋友,并让母亲满足自己的所求所愿,在争吵中使得梅尔先生丢掉工作。虽然,成年的斯蒂福十分具有魅力,但他品行不佳,勾引了艾米丽。最后,他在雅茅斯溺亡。
  • 汤米·特拉德(Tommy Traddles) -- 大卫在萨伦学堂的朋友。特拉德是少数不相信斯蒂福的孩子之一。他与大卫之后相遇,并成为终身挚友。特拉德虽然没有关系背景,但依然努力,最后成功,迎娶了索菲,当上了法官。
  • 威尔金斯·米考伯(Wilkins Micawber) -- 伤感、仁慈、糊涂,在大卫小的时候就与他成为朋友。米考伯先生由于债务问题进过牢房。大卫成年后在伦敦见到了他,在威克菲尔和希普那里为他找了工作。希普抓住了米考伯的前科,逼迫他参与自己的勾当,但米考伯终于勇敢地揭露了希普的恶行。米考伯最终移民澳大利亚,在经营农场上成就斐然,并成为当地长官。米考伯的原型是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他在狄更斯儿时也遇到了类似的经济问题。
    Thumb
    大卫的第二任妻子阿格尼丝
  • 迪克先生(Mr. Dick) -- 有些疯癫、孩子气,心地善良,是贝西姨妈的邻居,远房亲戚。他的疯癫被描述为与查理壹世的头有关。喜欢做大风筝,写“呈文”,但总也写不完。虽然疯癫,但迪克先生能明辨是非,不但和蔼,而且忠诚,情商很高,特别是在帮助解决斯特朗夫妇的婚姻危机上处理十分得当。
  • 阿格尼丝·威克菲尔(Agnes Wickfield) -- 威克菲尔先生成熟可爱的女儿,大卫儿时的玩伴。阿格尼丝暗中照顾了大卫许多年,并在他迎娶朵拉上给予许多忠告。在大卫返回英格兰后,他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感情,阿格尼丝与大卫结婚,生育众多子女。阿格尼丝常常被评论家们攻击,认为她缺乏人物个性(大卫常常称她为“天使”,并没有更多的描述),然而最近的研究对她十分有利。实际上,阿格尼丝是亲职化英语parentification孩童,这解释了她为什么会无私,并似乎表现的很“完美”。
  • 乌利亚·希普(Uriah Heep) -- 小说后半部分的主要反面角色。希普最初是威克菲尔先生的秘书,后来成为合伙人。他是个典型的伪君子,常常自谦地声称“卑贱”,但很快就露出了真面目。希普摆布威克菲尔和他人,但他做假账的勾当最终被米考伯揭发。通过伪造威克菲尔的签名,他私吞财物,挪用款项。希普愚弄威克菲尔,称这是威克菲尔醉酒时所为,并对此敲诈勒索。事情败露后,希普被迫交出钱财,但是侥幸逃过惩罚。希普对大卫等人怀着深深的恨恶。
  • 斯特朗博士(Dr. Strong) -- 大卫在坎特伯雷学校的校长,比他夫人年长许多。希普利用了他缺乏安全感的弱点,摆布了他。
  • 罗莎·达特尔(Rosa Dartle) -- 斯蒂福的堂亲,言语尖酸讽刺,与斯蒂福夫人同住。她暗恋斯蒂福,责怪艾米丽和斯蒂福夫人破坏她的恋情。她被描述为极其瘦弱,在嘴唇上有壹道疤痕,是被小时候的斯蒂福弄伤的。
  • 朵拉·斯彭洛(Dora Spenlow) -- 斯彭洛先生的女儿,可爱但糊涂,大卫的第壹任妻子。朵拉被描述为完全没有实践能力,与大卫的母亲相似。由于朵拉不会料理家务,婚姻最开始过得不快,但双方相互认错,日子过得快乐美满。朵拉是个天真的女孩,爱哭爱笑,喜欢自己的宠物狗吉卜。她对自己的问题没有意识,把大卫叫“都第”,认为自己是“娃娃媳妇”。由于流产,朵拉的健康每况愈下,最后在平静中离去。
  • 梅尔先生(Mr. Mell)–萨伦学堂的穷先生。他是唯一对大卫慈悲的人。他的母亲在济贫院生活,梅尔用自己的工资赡养她。当斯蒂福从大卫那里得知此事后,他利用消息,让克里克尔将他解雇。在小说的末尾,大卫从壹张澳大利亚报纸上看到了梅尔,他已经移民,成为当地的教师了。
Remove ads

出版

和狄更斯的其它小说一样,《大卫·科波菲尔》在1先令的价格连载了19个月,包括32页文字和哈布罗特·奈特·布朗英语Hablot Knight Browne的两页插图,最后的一个月是两集连发:[来源请求]

  • I – 1849年4月(第1–3章)
  • II – 1849年6月(第4–6章)
  • III – 1849年7月(第7–9章)
  • IV – 1849年8月(第10–12章)
  • V – 1849年9月(第13–15章)
  • VI – 1849年10月(第16–18章)
  • VII – 1849年11月(第19–21章)
  • VIII – 1849年12月(第22–24章)
  • IX – 1850年1月(第25–27章)
  • X – 1850年2月(第28–31章)
  • XI – 1850年3月(第32–34章)
  • XII – 1850年4月(第35–37章)
  • XIII – 1850年5月(第38–40章)
  • XIV – 1850年5月(第41–43章)
  • XV – 1850年6月(第44–46章)
  • XVI – 1850年8月(第47–50章)
  • XVII – 1850年9月(第51–53章)
  • XVIII – 1850年10月(第54–57章)
  • XIX-XX – 1850年11月(第58–64章)

中译本

林纾最早译有《块肉余生述》,“块肉”即孤儿,《块肉余生述》是林纾的译名(林纾另译有《贼史》,即《孤雏泪》或《雾都孤儿》)。译文都是简洁的文言文。

张谷若的译文达八十余万言,林纾的译本却仅三十万言。林纾对原文一向有很大的删改。

译文比较

Remove ads

绘画

Remove ads

电影改编

1956年香港电影《遗腹子》,由秦剑导演,改编自同名电台播音剧,该播音剧改编自此小说。[9]

注释

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