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里希·冯·德姆·巴赫-策莱夫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埃里希·尤利乌斯·埃伯哈德·冯·德姆·巴赫-策莱夫斯基(德语:Erich Julius Eberhard von dem Bach-Zelewski;1899年3月1日—1972年3月8日)是纳粹德国的高级亲卫队指挥官。1944年,他对华沙起义进行野蛮镇压。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尽管他对许多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负有责任,但巴赫-策莱夫斯基并未在纽伦堡接受审判,而是作为证人。然而在后续的审判他仍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于1972年在监狱中去世。
Remove ads
生平
埃里希·冯·泽莱夫斯基于1899年3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劳恩堡的一个卡舒比人家庭。[1]他在1933年合法地将“von dem Bach”加入了姓氏。[1]1940年11月28日,他删除了他的姓氏中的泽莱夫斯基(Zelewski)的部分,因为它起源于波兰语。[2]巴赫-策莱夫斯基为了打动他的上司,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变更了他的姓名。[3]
虽然他为波兰贵族之后,但他在贫困中成长。1914年11月,他投身军旅,加入了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76步兵团,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在1916年3月1日,巴赫被晋升为少尉。[1]一战后,他留在了国家防卫军,并参加了镇压西里西亚起义。1924年,他离开军队,并回到他位于波格丹涅茨的农场。同年,他加入了边疆防卫队。[5]
1925年10月23日,他合法地将他的姓名改为冯·德姆·巴赫-策莱夫斯基(von dem Bach-Zelewski)。1930年7月,他离开了边疆防卫队,并加入了纳粹党。[1] 1931年2月15日,他成为亲卫队的一分子[1],并于1933年12月15日获得亲卫队旅队领袖的阶级。[6]此外,在1932年7月的选举中,巴赫-策莱夫斯基在布雷斯劳选区当选国会议员,此后便担任国会议员直至战争结束。[7]他也参加了1934年的长刀之夜,并利用这个机会,谋杀他的竞争对手安东·冯·霍恩贝格和布赫瓦尔德。1934年2月1日至1936年2月15日期间,期间,“东北”大区区长(SS-Oberabschnitt "Nordost")。1934年7月11日,巴赫晋升为亲卫队地区总队长。[8]由于与纳粹党东普鲁士大区长官埃里希·科赫不和,巴赫于1936年2月15日被调往西利西亚任亲卫队区长(Oberabschnitte Südost)。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